4.不定期舉辦各種短期培訓,使煤炭行業的企業領導階層了解當前循環經濟發展動態,了解發達國家和其他省市循環經濟試點的發展情況及采用的先進技術、內部政策,提高企業領導層開展循環經濟的思想覺悟、拓寬企業領導層的循環經濟知識,以便更好地鼓勵和指導企業開展循環經濟。
5.建立有利於煤炭行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專業數字圖書館,錄入最新的循環經濟理論前沿和先進技術,以及現階段煤炭企業開展循環經濟應用的專業技術與各項數據,以便於新建循環經濟工業園區時借鑒和查詢。同時,也有利於企業不斷采用最新的循環經濟先進技術,以及各省市之間、煤炭企業之間的學習與交流。
(二)加強企業內部製度建設
從煤炭企業管理層麵的角度來看,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式,必須從各方麵加強對管理人員、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讓企業各個部門了解循環經濟,認識循環經濟,加強企業之間交流,為企業開展循環經濟打好基礎。
1.企業管理層應積極參加循環經濟研究所開展的專業性培訓,提高企業管理層素質,使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從宏觀上把握循環經濟發展動態,從微觀技術層麵上及時吸取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先進技術,率先改進企業生產環節,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步伐,增加企業競爭力。
2.各企業應該在自己的網站上建立循環經濟板塊,從網站上可搜集到該企業資源開采環節伴生物、廢棄物,資源消耗環節采用的循環技術,在廢棄物產生環節產生的廢棄物,以便於其他企業方便快捷地尋找自己企業能夠利用和消化的原材料。企業通過谘詢循環經濟研究所專家對企業排放的廢料進行分析,以促進企業之間形成能源重工業上下遊產業,加深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結構,使鏈條上的企業共同獲利。
3.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製度中除了關注管理人員為企業效益做出的貢獻,還應把對開展循環經濟做出的貢獻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
4.從員工角度來看,企業是否能夠順利開展循環經濟主要取決於員工的素質和技術。為了加快循環經濟發展進程,企業可以組織全體員工學習,普及循環經濟知識、理念,提高員工素質。對於新引進的技術,要對員工進行專業知識、技能培訓,盡快使員工將現有技能與循環經濟要求的技術技能接軌。
(三)建立良好的外部環境
發展循環經濟需要企業提高認識,增強社會責任感,但良好的外部環境及誘致性製度變遷也必不可少,這就需要加強外部製度的建設,為煤炭行業順利發展循環經濟提供有力保障。
1.通過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煤炭行業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於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資源節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煤炭企業,用好用足現行稅收優惠政策,大力支持企業發展。實施科學的征收管理措施,保障有利於循環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效益的有效發揮。圍繞山西省煤炭行業循環經濟發展,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出發,實施寬嚴相濟、有保有壓、進退得當的征收管理措施。
2.建立礦區環境治理和生態恢複專用基金。山西省作為能源重工業基地,由於粗放型開采和生產技術的落後,已經對開采環境、周圍居民生活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恢複的。為了治理環境,使環境不再進一步惡化,本著“取之於煤,用之於礦”、“誰治理、誰收取”的原則,建立礦區環境治理和生態恢複基金,對生態環境的恢複提供資金支持。
3.重視高校教育,為山西省煤炭行業循環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專業人才。在高校的經濟、管理、資源環境等專業,設置循環經濟相關課程,鼓勵學生報考相關專業,為煤炭企業輸送各種高級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為山西省循環經濟的發展儲蓄後備力量。
能源資源的儲量及開發利用程度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的重要因素。山西省長期以來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同時,由於粗放性經營導致了煤炭行業各類不和諧因素的產生。為了緩解生態環境和資源開發之間的矛盾,山西煤炭行業應該在循環經濟研究所的指導下,企業內部和政府製度性政策的支持下,提高企業領導和員工素質,將循環經濟理論與山西省煤炭行業實際情況相結合,找到一條真正適合於煤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作者單位:蘭州大學經濟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