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蘇省區域創新體係的現狀分析(2 / 2)

從創新績效來看,江蘇省的大多數指標都處在全國前列。宏觀經濟、產業國際競爭力、就業4項二級綜合指標,分別排名全國第2位、第3位、第4位和第1位,體現出強勁的實力。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可持續發展與環保綜合指標僅列全國第24位,江蘇省的能耗、電耗總量以及工業雙廢排放總量幾乎都處在全國最高水平,節能減排壓力很大。

江蘇省的創新能力處於全國最高水平,絕大數分指標都處在全國領先地位,發展較為均衡,雖然諸如基礎設施等一些指標出現了增長放緩跡象,但這是總量快速增加之後的正常現象。需要特別關注的是,江蘇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能耗、電耗總量以及工業雙廢排放總量幾乎都處在全國最高水平,資源、環境的壓力日趨緊迫,如何利用科技創新轉變發展方式,走低碳環保之路,是江蘇省未來必須麵臨的巨大挑戰。

三、對江蘇省區域創新體係的建議

(一) 加強以企業為核心的創新能力建設

在全球化過程中,區域競爭力必須建立在充分利用自身擁有的獨特和有價值的、對方難以模仿的資產的基礎上。這些獨特的資產是不斷豐富的知識、技能和創造力,而不是傳統觀念中的土地和其他自然資源。區域創新能力區域獨特資產發揮作用的主要表現,而企業是區域創新的主體。因此,建設創新型江蘇、提高江蘇區域競爭力,必須大力加強以企業為核心的創新能力建設。

(二) 提高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創新能力

通過共建、合並、聯合、協作、劃轉等有效的形式和措施,建立起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新體製,擴大高等院校自主管理權力,提高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創新的活力。

(三)促進江蘇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

創新資源是創新活動的基礎要素,它主要包括創新人才、創新資金、創新信息、創新知識、創新基礎設施等。區域創新活動不僅需要一定量的創新資源,而且需要這些創新資源達到優化配置,才能取得最佳的區域創新績效。因此在建設創新型江蘇的過程中,要促進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

(四)推動區域創新主體的互動和合作

區域創新是區域內不同創新活動主體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區域創新體係的績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區域內創新活動主體之間的互動,特別是知識流動。

(五) 營造良好的區域創新環境

積極的區域科技創新環境能加速科技的發展,對科技和經濟的長遠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政府要營造高效的服務環境,為科技創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為企業自主創新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務,為高校院所科技研發提供有力的保障服務。區域創新環境包括區域創新硬環境和區域創新軟環境。

(六)加強政府宏觀政策調控

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是區域科技創新的主導,對提高區域科技競爭力擔負著特殊的責任。政策體現了地區政府對區域創新行為的引導和某種程度的幹預。相比其他因素而言,政策環境對區域創新體係的影響更直接、更具體,有時甚至是根本性的。一個區域創新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依賴於所處的政策環境的好壞,在一個良好的創新政策環境中,區域的創新活動才能被激活,創新能力才能被激發,創新的效率才能得到提高,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才能得以實現。區域創新政策支持係統是構建區域創新體係的重要條件。

(作者單位: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