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大產品時代(2)(2 / 2)

類似的改造在金融領域表現得更加激烈。比如天弘基金在2012年時,還隻不過是一家排名第50名左右的小基金公司,但僅僅憑借與阿裏巴巴的聯姻,開發出“餘額寶”一隻產品,就憑借其極簡的操作體驗、T+0[2]的靈活性以及高於銀行存款利息的收益,在很短的時間內積攢了大量用戶,並火箭般成長為中國規模最大的貨幣基金。

餘額寶的異軍突起,把“大產品”的“破壞力”表現得淋漓盡致,這讓所有的銀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並紛紛開啟了自身的轉型之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招商銀行。早在2004年,招行曾有過一次重大轉型,其重點是調整業務結構,提出了發展零售業務、中小企業業務和中間業務的第一次戰略轉型目標。而對於其正在進行中的“二次轉型”,最關鍵的一項工作則流程再造——通過流程梳理、精細化的管理提升運營效率,招行希望能以此能讓自己更好地適應“大產品時代”的快速多變。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本書中,我們講述了很多、很詳細的案例,這些公司或激進或保守、或積極或被動的應對經曆深刻地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產品已死,唯有“大產品”才能生存。

這些案例還透露出一個非常明確的信息,“大產品”並非以單一形態存在,在其背後,必然伴生著與之高度匹配,同時又能保持高速正向循環的生態圈。那些公司轉型的終極意義,其實正在於此。“大產品時代”的競爭,是一種商業模式與另外一種商業模式的競爭,更是生態係統和生態係統之間的競爭。

以蘋果為例,在蘋果的生態圈中,圍繞其核心操作係統iOS,蘋果一直在不斷地添加新的開發工具套件作為標準體係,用來規範甚至締造新的生態秩序,盡最大可能來保持該生態圈的穩定發展。最新的工具套件是HealthKit和HomeKit,這兩組開發套件是針對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設備等新硬件產品的一體化的管理工具。業界公認,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產品會是下一波具備足夠規模性和高成長性的行業熱點。通過這兩個開發套件,不同的硬件之間可以在iOS上實現對用戶的統一界麵和數據共享。

很多公司已經意識到了生態圈的重要性,都在從自己擅長的角度出發,做著和蘋果類似的事,比如小米、魅族、百度、騰訊,大家不遺餘力地圍繞自己的核心產品,構建著相互關聯同時又具備更大拓展空間的生態體係。對於生態圈的經營,無疑是每一家企業在“大產品時代”都必須要做的事。

產品本身是每一個生態圈的立身之本,產品經理需要更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互聯網時代的用戶更關注產品的真實價值,關注產品能賦予用戶的實際意義,甚至關注用戶能否參與到產品創造中。這一點,對於硬件產品尤其重要。不誇張地說,用戶其實並不關心某件產品的屏幕、CPU、材質、設計等各組件本身的優劣,因為技術民主化進程的深入,全行業性獲取最新技術的成本已經變得非常低廉,單一的、在某個方麵或者某一環節擁有相對的技術優勢,已經很難再形成阻礙後來者的競爭門檻。最近的幾年間,我們已經耳聞目睹過太多類似的例子。純粹的技術競爭的時代已經結束。

“大產品時代”裏的競爭門檻,其實是建立在產品之外的。誰能夠獲得更高的用戶尖叫度,誰能提供更好的服務,誰能有更強的整合行業內以及行業間資源的能力,誰能把自己的產品打造成圈子體係,誰能夠圍繞產品構建起強壯的生態係統,這些才是“大產品時代”的真理。

·注釋·

[1]供應鏈管理:就是協調企業內外資源來共同滿足消費者需求,當我們把供應鏈上各環節的企業看作一個虛擬企業同盟,而把任一個企業看作這個虛擬企業同盟中的一個部門時,同盟的內部管理就是供應鏈管理。隻不過同盟的組成是動態的,根據市場需要隨時可能發生變化。

[2]T+0:是一種證劵(或期貨、現貨)交易製度。凡在證劵(或期貨)成交當天辦理好證劵(或期貨)和價款清算交割手續的交易製度,就稱為T+0交易。通俗說,就是當天買入的證劵(或期貨)在當天就可以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