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孫瑾瑜堅持反對,漢仁也不好意思再給他“添麻煩”,一邊站直身來,一邊伸手延請孫瑾瑜上座。
孫瑾瑜也不矯情,拱手回了個禮,便坐了下來,之後開口便道:“承信前輩的‘鏡花功’早已練至十成圓滿了吧!”
“孫公子,您在……說什麼啊?”漢仁頗為疑惑的問道,眼神中卻閃過一絲慌亂。
孫瑾瑜也不給他解釋,隻是一麵為他斟酒,一麵隨意的開口言道:“傳聞‘神隱派’的‘鏡花功’練至十成後,能隱藏練功者的全部真氣,除非有內力高出練功者三倍以上之人查探,否則即便是練功者允許別人接觸他的身體也絲毫察覺不到他體內蘊含的真氣。我說的對嗎,韓前輩?!”
“什麼神隱派,什麼‘鏡花功’,我都……”漢仁的額頭上凝出了點點汗珠。
“前輩,您堂堂江湖七大高手之一,何必如此畏縮?!不但辱了‘七絕’的名頭,更是失了江湖男兒的風骨!”微微皺眉的孫瑾瑜忍不住略帶嗬責語氣的說道。
漢仁——韓任,聽聞此言如遭天雷所譴,此刻一言不發,隻是低下頭去癡癡的盯著腳下的岩石。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從桌上捏起酒盅、仰首一口飲幹,這時孫瑾瑜才發現這位江湖中的傳奇人物雙目中已滿是猩紅之色。
“瑾瑜啊,你願意聽我講個故事嗎?”韓任一字一句地說著,嗓音喑啞似一瞬間衰老了十年。
孫瑾瑜點點頭,十七年前江湖上的那場風波早已成了“無頭公案”,孫瑾瑜初入江湖時也曾打聽過、探查過,後因為沒有半點頭緒便罷了手,如今那場風波的主人公就在眼前,他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來。
——————————
韓任,字承信,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退之的後代。
三歲習文,四歲練武,五歲十步成詩,六歲三掌碎岩,七歲獲得綽號“才思不盡小江郎”,八歲拜入朝聖殿進行係統的學習。
十五歲出師後參加科舉,一舉中舉,後不願為呆板的八股之文,返回黃山、留在師門任教,開創了朝聖殿新的教師年齡紀錄,被視為朝聖殿將來的接班人。
十五歲到二十五歲之間,從沒踏下過黃山半步,卻擊敗在此期間前來拜山的三百三十三位三流以上的高手,風頭正健。
二十六歲外出遊曆,欲與當時第一高手“九州槍神”龍心豪和第二高手“飄渺俠丐”張三過招卻未逢其會。後獨上少林寺拜山門,連闖五座十八銅人陣而毫發無損,威名再振。
二十七歲,中嶽嵩山之巔,獨立大旗,上書:不論文武、但求一敗,曆時八個月。期間除“十三刀”曹峻與其比武戰平、新科狀元王華與其鬥文戰平外,無有敗績,風頭一時無兩。
二十八歲,偶遇良緣,成婚。退隱。
五年後暨十八年前,三十三歲、已為人父的韓任收到武林新秀石將軍的邀請,前往昆侖山與天下間最負盛名的其餘六位高手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