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管理會計:實踐成就未來(2 / 2)

中國實踐:多方聯動

對於推動中國的管理會計實踐,我們的目標是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係。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門要做好頂層設計。作為主管部門,財政部日前正式下發的《關於全麵推進管理會計體係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是我們未來推進管理會計實踐的行動性綱領。

財政部在《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中國管理會計體係建設的目標是建立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相適應的管理會計體係。爭取3~5年內,在全國培養出一批管理會計人才;力爭通過5~10年左右的努力,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體係基本形成,管理會計指引體係基本建成,管理會計人才隊伍顯著加強,管理會計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管理會計谘詢服務市場顯著繁榮,使我國管理會計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圍繞這一目標,《指導意見》提出了今後的主要任務是建立“4+1”體係,即建立管理會計理論體係、指引體係、人才隊伍建設、信息係統建設和谘詢服務市場。

《指導意見》中提出建立“4+1”體係,無疑是未來我國管理會計實踐的主要方向,財政部將是主要的推動力量。 “4+1”發展模式中各部分既相互獨立,又彼此關聯;既自成一體,又彼此促進。其中,“理論體係”是基礎,解決目前對管理會計認識不一,缺乏公認的定義和框架等問題;“指引體係”是保障,與時俱進地拓展和開發管理會計工具方法,為管理會計的實務應用提供指導示範;“人才隊伍”是關鍵,是該體係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核心,是體現“堅持人才帶動,整體推進”原則的重點;“信息係統”是支撐,通過現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充分實現會計和業務的有機融合,支撐管理會計的應用和發展;“谘詢服務”是確保四大任務順利實施推進的外部支持,為單位提供更為科學、規範的管理會計實務解決方案。

如果說,政府部門在主要方向上將是推動中國管理會計實踐的主要力量,那麼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企業的管理會計實踐,則是中國管理會計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總會計師、黨組成員顧惠忠在會上介紹的中航工業的管理會計實踐,具有代表性。作為是我國航空工業的主力軍,一直以來,中航工業根據行業特點,進行了深入推進全麵預算管理、深化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大力推廣項目財務管理與培養高端管理會計人才的管理會計實踐,形成了一係列行而有效的管理會計方法,比如其搭建的全麵預算管理體係,推行的項目總會計師製度等。

除政府部門與企業外,推動我國管理會計實踐的快速發展,還需要業界其他方麵力量的努力,這包括第三方機構、學術機構以及媒體等等。更重要的是,各方需要形成合力,才能使中國的管理會計實踐達到最佳的效果。這正如全國政協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張連起所言,“中國目前擁有著大量而豐富的管理會計實踐,也有很多大型企業,但我們有一個最大誤區,就是我們都在簡單搞。未來,我們要重視合作,要引入決策成本法,看看哪些可以用成本來推動,研究哪些是價值鏈條,特別要總結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案例、經驗和知識儲備,再把案例和經驗放大,來撬動中國的管理會計實踐。”

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教授

岡野浩:

“日本式管理會計強調地並不僅僅是會計本身,而是把會計與技術、生產、采購、銷售聯係起來,分為產品技術會計、生產技術會計、采購會計、銷售會計和財務會計,與可視性相比,更注重會計的不可視性。”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

Wim Van der Stede:

“不管這些企業的具體做法、實踐是什麼,管理會計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它能夠支持公司的決策。”

台灣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吳安妮:

“中國的管理會計發展將有兩個成長機會:一是可以去了解不同業務單位的作業情況,將其納入管理會計係統;二是發展智力資本。”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副教授

佟成生:

“‘阿米巴經營’的主要目的,是能夠使企業和市場掛鉤,將市場核算拓展到企業內部,在兩個中心之間確定轉移價格,這個價格是高還是低,可能更多要依賴於公司的整個一套哲學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