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我們需要建立透徹反映企業營業活動和籌資活動或業務活動和財務活動關係的分析體係。對杜邦分析體係進行改造,將淨資產收益率分解為如下五個因素的乘積:
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淨資產=(息稅前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收入/總資產)×(總資產/淨資產)×(利潤總額/息稅前利潤)×(淨利潤/利潤總額)
顯然,在上述五個指標中,前兩個指標是由經營活動、投資活動構成的營業活動(或業務活動)所決定的,分別反映了企業營業活動中成本費用控製和資金運用管理的成效;後三個指標則是由財務活動所決定的,分別反映了CFO在籌資活動中籌資方式選擇、籌資結構安排和CFO進行稅收籌劃的成效。這一分析體係有助於科學評價企業業務、財務各自的貢獻和責任,理順業務和財務的關係。
最後,我們需要對某些傳統的財務指標和分析指標進行改造,重構對不同財務報告分析使用者均有用的財務指標和分析指標。例如,營運資金是企業運營的命脈,傳統的以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間的差額所界定的營運資金概念並不是為提供企業營業活動需要多少營運資金、業務部門需要財務部門提供多少資金支持保障這樣的信息而設計的,而是從債權人評價償債能力的角度來設計的。
但從營運資金管理來看,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都需要資金支持,營運資金需要統籌考慮這兩類活動的資金需求,並通過合理的籌資安排予以滿足。營運資金的概念既不應是全部經濟活動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也不應僅是經營活動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而應該是營業活動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
為與傳統的營運資金概念相區別,我們可以將傳統的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差額的營運資金概念改為營運資本,而在此基礎上設計營運資金占用水平(營運資金與營業收入之比)、銀行債務流動比率(營運資金/短期借款)、短期借款占營運資金之比、營運資本占營運資金之比等新穎的財務分析指標,同時滿足債權人和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信息需求。顯然,如果將營運資金定義為營業活動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則此時營運資金不僅表達了企業營業活動的開展需要財務活動提供的流動資金支持保障的數額,而且可以理解為在最極端的情況下,企業流動資產在償還了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繳稅費等全部營業活動流動負債之後,最後可以用於償還銀行債權人的流動資產數額。對銀行債權人來說,當然希望銀行債務流動比率(營運資金/短期借款)這個指標越高越好。對於企業營運資金管理來說,銀行債務流動比率(營運資金/短期借款)這個指標同時也反映了短期借款籌措企業營運資金需求的比例,比值越大,說明短期借款籌措營運資金的比例越低,而長期借款和自有資金籌措的部分即營運資本的部分越高,說明企業營運資金來源的穩定性較好,短期財務風險較低。這正是短期借款占營運資金之比這一指標表達的意義。顯然,短期借款占營運資金之比越低,企業營運資金來源的穩定性越好,短期財務風險越小,同時,由於該指標與銀行債務流動比率呈倒數關係,因此,該指標越低,銀行債務流動比率也越高,銀行債權人也會對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給予更高的評價。同理,營運資本占營運資金之比越高,企業營運資金來源的穩定性越好,短期財務風險越小,同時,由於該指標與短期借款占營運資金之比之和等於1,因此,該指標越高,短期借款占營運資金之比就越低,而銀行債務流動比率就會越高,銀行債權人也應該對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給予更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