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式“內生性”增長
尹援平
國內經濟學界將主要依靠本地的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發展經濟,推動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的經濟發展模式,稱之為“內生性”發展模式。西藏便是其一。
經濟體的位置很重要。特殊的地理和生態環境,西藏由於其資源配置空間較小,發展自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正是因為地理的特殊性,使公路成為西藏與外界相連接的最主要交通方式。
天路公司為西藏自治區“內生性”經濟的一個縮影,是企業發展的一麵旗幟。在西藏,踏上高原腳下就有天路,一條條國道、省道,到立交橋、兩橋一隧,都是天路人一鍬一鎬築成的。
“天路”品牌已成為自治區乃至全國建築行業的知名品牌。天路公司始終維護“區門第一路”的地位,堅持技術創新,采用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方便、施工質量好、作業效率高的路麵攤鋪專用設備,確保了路麵工程達到全區瀝青路麵樣板標準。
據統計,10年間,公司各項目部共雇用當地農民工近4萬人,幫助農牧民創收達3.5億元。此外,公司還無償為日喀則地區南木林縣修建了扶貧路。2008年天路公司資產總額達1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億元。
數字是較小的,可重要的是“內生性”經濟緊緊紮根於本土,發展基礎比較穩固,主動權比較大,增長波動小。天路公司依托西藏本土的人力資本優勢,傳承祖輩傳下的“老西藏精神”,將人的創造性發揮到了極限,為社會賦予了一種非物質的巨大財富。
天路公司這家具有地域特色、“內生性”經濟增長型的上市公司,經過10年的發展,從一家單一從事政策風險較大的公路橋梁主營業務的企業,轉入集建築、建材、礦產業為一體的以特色資源為依托的國有控股企業。
綜觀西藏天路的典型發展,不應僅限於經濟指標,更重要的是著眼於西藏“內生性”經濟社會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西藏天路為世界屋脊變通途而努力著,為西藏經濟的長期穩定健康快速增長奮鬥著,建築者們的艱苦奮鬥有著其突出的政治意義和社會效益。
伴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進一步實施,無疑將為西藏經濟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天路實現著“發展企業,服務社會,造福西藏”的夙願。
讓幸福隨著“天路”延伸而延伸,讓西藏“內生性”經濟體更加堅定地成長。
(作者係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執行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