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25年內每年都能獲得30%~40%的利潤,你用很少的資金起步也能變成富翁。所以我賺的錢多得讓人害怕。在規避稅收方麵,除了減少納稅次數和推遲納稅時間以外,還有一個非常好用的方法,就是盡量壓低稅率。在這方麵,索羅斯也是個能手。索羅斯的量子基金並不是在美國注冊的,而是在荷屬安的列斯群島的庫拉索島。也許有人會問,索羅斯為什麼把公司注冊在這個幾乎沒有人聽說過的小島上呢?原因就是在這裏,複利收入是免稅的。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平均每年的複利率是286%,如果他把量子基金注冊在美國境內的話,按照美國的稅法納稅,其複利率就要降到20%以下了。這樣一來,索羅斯不僅不能以70億美元的身價位列2003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第38位,甚至連上榜都是不可能的。
稅收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對財富增長、投資回報的影響非常明顯,所以索羅斯在衡量投資回報率時,一直把稅收計算在內,他知道賬麵上的收入不是真正的收入,隻有納稅後剩下的那部分才是可以落袋為安的利潤。所以索羅斯想盡辦法增加稅後的投資回報率,盡量地壓低納稅額度,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潤額。
當然,他們永遠不會以“永不納稅”作為自己的目標,因為隻有根本沒有收入或利潤的公司或個人才會永不納稅,這顯然是他們盡量避免的情況。有一位成功的投資大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願意交很多稅!”當時,有很多人不理解他這句話。其實很簡單,隻有收入越高才會納稅越多,他這句話的含義,本質上就是想賺很多錢。而他想繳納的稅額,肯定是已經想盡了各種規避方法後的最低納稅額度。就像索羅斯總是盡量地減少自己的納稅額,可世界上有多少家公司或個人納的稅會比他更多呢?
隻投資於自己熟悉的領域
投資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而這門學問中最基礎的就是要在你自己熟悉的領域投資。然而,也確實有許多人無法領悟這個道理,總是在各個陌生領域中投入資金,原因可能僅僅是在這個領域裏有朋友賺了錢,或最近這個行業變成了投資熱門。他們一向以為賺錢的機會都存在於那些緊俏行業,卻從來沒有意識到有大量的盈利機會在自己的專長領域中等著自己。
索羅斯最喜歡講的一句話是:“風險來自無知!”任何投資,當你了解了其中的道理,自然會懂得逃避風險。最怕的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卻不知市場周圍早已是危機四伏。索羅斯在華爾街最早做的是國際套頭交易,幾十年以來,他也一直是在這個領域中打拚。如果他像巴菲特那樣去做長期的企業投資,也不見得會做得很糟,但他沒有,因為他知道那不是他熟悉的領域,那裏邊的風險他無法了解。同樣,巴菲特也不會貿然進入國際套頭交易,因為這是索羅斯的天堂,而非屬於他。
索羅斯是套頭交易投資領域的先驅,他很少觸及其他行業,即便是投資,也僅僅是作為一種多樣化的手段,淺嚐輒止。幾乎他所有的身家和名聲都來自於國際套頭交易市場。
索羅斯剛剛到美國的時候,國際套頭交易還非常蕭條,幸好那時候紐約各銀行正對歐洲金融界的情況開始產生興趣,而這方麵的人才又很少,於是,索羅斯立即成了搶手人物。那個時候地方觀念很嚴重,歐洲人隻同歐洲人打交道,美洲人隻同美洲人接觸。但索羅斯沒有那些狹隘的地方主義觀念,他從歐洲來,不僅對歐洲了解,而且善於在歐美兩相比較中發現機會。這使得他在歐洲證券方麵大有作為。
在當時通信不發達的情況下,信息傳遞很受限製。就在這種缺少起碼的信息網絡的情況下,富有創新意識的索羅斯成了幾乎惟一一個熟悉歐洲情況的人,按他自己的說法是,至少比美國人熟悉。再加上他有一般金融界的職員所沒有的哲學頭腦,善於利用推測和分析來彌補實際材料的不足。正是這兩個長處,使他成為了華爾街歐洲證券投資者們倚賴的支柱。索羅斯自己稱,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很多大金融機構,竟然對於他這個剛剛從歐洲來的年輕人言聽計從,而且他寫出的那些以猜測和推理為主,以實際材料為輔的研究報告,被準備到歐洲去投資的人當成了重要參考資料。在這個時期,索羅斯成了華爾街歐洲經濟情況的專家,成了投資熱潮中的重要人物。這樣,在這個別人都不熟悉,而他熟悉的領域裏,他事業中的第一個高潮出現了。
從1959年~1961年之間,索羅斯領導著美國金融機構在歐洲市場的投資,而且事業發展得順風順水。他甚至在1960年,帶領著幾家大的金融機構對歐洲股市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洗劫。這更令他名聲大噪,成為了華爾街投資歐洲市場的引導者。
對歐洲的了解使當時的我成了歐洲投資熱中的巨擘,情形有如一群瞎子找到了一個獨眼人來做他們的國王一樣。同樣是在美國的歐洲證券領域,索羅斯後來受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打擊,使他陷入了事業的低穀。那是因為出現了一個當時他還不熟悉的條件——政府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通過對德國銀行和保險業敏銳而仔細的研究,索羅斯發現了不容易被一般人發現的秘密,在此基礎上,索羅斯寫出了有關德國保險業的報告,指出“艾克納——穆恩克納保險集團”的股票價值被嚴重低估。索羅斯拿著自己的研究報告去找摩根斯坦利銀行的高層麵談。摩根斯坦利的總裁看完報告後,都等不及索羅斯做更多的備忘錄,就讓他立刻著手買入股票。他們嚐過甜頭,相信這一次索羅斯仍能慧眼識真珠。索羅斯的分析沒有錯,但隻可惜天有不測風雲。索羅斯不可能想到美國的海外投資業會遭到新上任的肯尼迪政府的沉重打擊,他當時還沒有意識到政府的力量有多麼巨大。後來索羅斯在總結經驗時說:“肯尼迪的措施終結了我在歐洲投資熱中的這一段輝煌史,這也給了我一個教訓,那就是——政府的行政措施常常把股市推向了測不準的境地。”
在此後,索羅斯繼續加大對他熟悉的領域——國際套頭交易的研究,不斷總結各種經驗,以期在這個領域中獲得更大的發展。他還自己做模型實驗,並在自己的實驗中,發現了金融投資的收益差別。於是,他自發地觸摸到了客觀存在的發財機會。令索羅斯重新崛起的安侯公司的老板凱文曾這樣評價他:“我總是希望我聘用的每一個人都表現出色,而索羅斯顯然是非常突出的。他來自歐洲,天生具有國際眼光。他了解國外尤其是歐洲的情形,精通包括法語和德語在內的歐洲數國語言,索羅斯在這種業務領域裏堪稱輕車熟路。”
對所從事領域的熟悉和不斷努力研究,使索羅斯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國際套頭交易專家。他後來成立雙鷹基金及量子基金,也一直堅持在國際套頭交易領域的投資,在三十幾年的風雨兼程中,他披荊斬棘、劈波斬浪,不僅上演了一幕幕傳奇式的投資經典劇目,創造了一次次令人驚歎的獲利奇跡,曆練出了一條條聖典式的投資理念,成為了這一領域裏毫無爭議的第一霸主。
不做不符合自己標準的投資
索羅斯所從事的行業極具風險性。他自己就曾說:“從事套利交易在需要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勇氣,金融業內充滿風險,國際套利投機更是如此。”但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投機交易中,索羅斯攪動了整個世界的金融市場,卻很少有失敗的時候,即便是虧損的時候,也沒有傷到他的根本。索羅斯在風險如此之高的行業內為什麼能保持常勝呢?這當然與他敏銳的眼光和超高的操作技巧分不開,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從不會做不符合自己標準的投資。
有人說在金融市場投機套利,就像是在峽穀的兩端玩走鋼絲,一不小心就會墜入深淵。這其實指的就是套利交易的高風險性。在投資市場,承擔風險不可避免,也無可指責,但成功的投資者從不在投資實務中玩走鋼絲的遊戲,他們永遠不會孤注一擲地冒險。在索羅斯的公司,任何一位雇員如果想進行高風險的賭博都將被及時製止。因為索羅斯要做的是投機,不是賭博碰運氣,他在進行每一次投資時都有自己的標準,隻有那些符合他標準的投資機會,他才會勇敢地下大注“賭”上一把。
我定不會冒險,冒那種能把我自我毀掉的風險,但也永遠不會在有利可圖時遊手好閑地站在一旁。索羅斯的投資風格多種多樣,投資方向也變化多端,但隻要仔細分析他的投資經曆就可以發現,他的每一次投資無不是把握住了投資者們的心理,利用“羊群效應”引導投資者,並在市場轉勢的那一刻大撈一筆。這就是索羅斯在投資時對大環境的要求標準。此外,在小的方麵索羅斯也有許多細致的標準。總的來講,索羅斯的每一次投資都是符合他自己所設定的標準的,他從來不會做無謂的投資。
索羅斯、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耐心地等待符合他們標準的投資機會出現,在這個機會出現之前,他們寧願什麼都不做。有一次,一位朋友向巴菲特請教投資贏利的訣竅,巴菲特回答:“如果無事可做,那就什麼也不做。”索羅斯顯然也非常明白這一點。他有一套同樣的投資係統,這個係統會按照他所設定的投資標準來尋找機會。當他的投資係統告訴他目前沒有值得一做的事情時,他絕不會強迫自己去做點什麼。他知道這個時候持幣觀望等待真正的機會出現才是明智的選擇,所以索羅斯這個時候可能是找個地方讀書或者思考。同他不一樣,巴菲特從他的老師格雷厄姆那裏學到的是:“總會周期性地出現你找不到好投資的時候,在這些時候,去海灘是個好主意。”所以,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巴菲特很可能會在海灘上曬太陽。但無論是讀書、思考還是曬太陽,都證明了一點:投資大師絕對不會做不符合他們標準的投資。
當然,投資大師們不會永遠地讀書或曬太陽,他們終究會有所行動,就是在符合他們標準的投資機會出現的時候。一旦條件符合他的標準,索羅斯的決策和行動都是非常迅速的,他不會有任何猶豫。他已經找到了他了解的投資對象,並且這個投資對象符合他的標準,他的經驗和想法已經向他證明過,他的投資哲學和投資標準都是有效的,所以他已經不需要再考慮什麼了。
因此,當符合標準的投資機會出現時,投資大師們總是會毫不猶豫做出決定。隻有那些根本沒有自己的投資標準的投資者才會在決策時猶豫不覺,才會在心中出現無數個“如果”——如果我買入以後利率突然下降或美聯儲主席明天突然變臉怎麼辦?如果我犯了錯怎麼辦?如果我為了買這個而賣了那個,結果那個比這個更好怎麼辦?如果明天市場崩盤了怎麼辦?……這些永遠糾纏不清的問題攪擾著他們的思維,讓他們難以決策,結果往往是錯過了最好的獲利機會,甚至在神誌不清下做出錯誤的決策,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者,就必須設定正確的投資標準,然後按照自己的投資標準去決策,不做不符合自己標準的投資。
金融市場風雲變化莫測,一次投資決策符合你的標準,並不代表它永遠符合你的標準。所以,像索羅斯、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在做出投資行為以後,還會連續不斷地對他們的投資進行監控,以此來判斷市場是否一直按照他們的標準發展,投資是否順利。巴菲特對他的投資大概是每個月或每個季度進行一次徹底的檢查;索羅斯則更加頻繁,他幾乎是每天,有時候甚至是每一分鍾都要對他的投資進行檢查,因為他所從事的國際套頭交易,風險更高,變化更快。他隨時都對市場保持著密切的關注,一旦市場“風向”轉變,朝著不符合他投資標準的方向發展,他就會馬上拋售獲利或割肉投資,總之他不可能在不符合他的投資標準的市場上做無謂的投資,退出市場是他在投資不符合標準時的惟一選擇。
盡管投資大師們的投資風格各有不同,像巴菲特和索羅斯就截然相反,但他們都在不斷尋找符合他們的投資標準的投資對象,並不斷根據自己的標準衡量是否該進行投資,是否需要退出。投資標準是他們進行決策的依據,符合他們的標準的投資他們就會堅決持有,而一旦不符合他們的標準,他們就會馬上退出。
索羅斯的製勝習慣:即刻行動
索羅斯在風雲變幻的國際金融投機市場上翻雲覆雨,長期從事金融投機活動,雖然也有過失手的時候,但在多數情況下他都獲得了成功,而且贏得了巨額利潤。許多人都很羨慕和佩服他所擁有的淵博的知識、深刻的思維、廣泛的信息、龐大的人脈、敏銳的觸覺、豐富的想象力和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佩服他能從天氣的變化聯想到農機具和化肥的生產,能夠根據一場不起眼的局部戰爭,預見到某些高技術領域將受到重視。確實,這些能力對索羅斯獲取巨額利潤有很大幫助。但像索羅斯一樣擁有這些才能的人並不少見,可為什麼就他獲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呢?關鍵是這些人比索羅斯少了一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即刻行動的決斷能力。
在竟爭激烈的金融市場上,賺錢的機會很多,幾乎每個人都有獲得機會的時候,但獲得機會是一回事,能否抓住機會又是一回事。因為豐厚的利潤不會等在你的身邊讓你慢慢來取,大多數賺錢的機會都是若隱若現,轉瞬即逝的。在機會麵前,沒有清醒的頭腦和果斷的作風,即使機會已經跑索羅斯認為,當有機會獲利時,千萬不要畏縮不前。當你對一筆交易有把握時,給對方致命一擊,即做對還不夠,要盡可能多地獲取。到你的手心裏,也會因為你沒能及時地握緊拳頭而跑掉。許多投資者每天都不知疲倦地把眼睛盯在市場當中,心中祈禱著機會出現在麵前,但當機會真的出現時,他們往往又猶豫起來。這是因為,在股市運作中,機會與風險並存,想投入資金抓住機會大賺一把,就必須要承擔相應的風險,一旦失敗,可能連身家性命都要賠上。所以,在機會麵前,他們反而惶恐起來,無法下定決心,轉瞬間,機會又已離去。
索羅斯從來就不是猶豫不決的人,在機會麵前他總是行動果斷,毫不含糊。他既有認識機會的敏銳性,又有捕捉機會的果斷性。一旦有符合他投資標準的機會出現,他就像是一個賭博上癮的賭徒一樣,總是毫不猶豫地壓下大注。
索羅斯對英國美洲虎公司的投資,就是一個顯示他果斷作風的典型例子。
1984年,英國的幾個大型公共公司——不列顛電訊、不列顛煤氣和美洲虎公司都出現了一些問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采用行政幹預手段降低幾大公司的股票價格,以期幫助幾大公司度過困境。這時,索羅斯的量子基金正好持有一些美洲虎公司的股票,於是他讓公司的業務經理拉裴爾研究一下美洲虎公司當時的狀況。拉裴爾經過認真地調查和研究後,認為美洲虎公司的人力架構非常合理,業績很好,而且正在發展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完全是一個理想的投資目標。於是拉裴爾把研究成果交給了索羅斯,並附上結論:該公司業績良好,量子基金所持有的該公司股票不會出現問題。索羅斯看完報告後馬上打電話給負責英國業務的經紀人,指示他立即買入25萬股美洲虎公司的股票。正在旁邊等待索羅斯答複的拉裴爾嚇了一跳,他馬上對索羅斯說:“我的報告並不是要求買入,我想表達的意思僅僅是現在公司所持有的美洲虎公司的股份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索羅斯看了看拉裴爾,接著他的話說:“既然他們業績良好,不會出現什麼問題,而且前景還很不錯,這意味著什麼呢?肯定是股票一路上漲啊!”
見拉裴爾還是一副欲言又止,不太理解的樣子,索羅斯又進一步解釋說:“既然你認為美洲虎公司的總裁和員工工作都十分出色,並有新的經濟增長點出現,這就保證了他們的利潤來源。公司有了利潤,股票的價格就會增長,股東就能獲利,企業的利潤不斷上升,股票價格就會不斷增長,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必然會有國際機構投資者對它產生興趣,一旦機構投資者參與進來,股票的價格就會大幅上漲。既然它有這麼大的升值潛力,就算是把我們全部的財產押上去,又有什麼不對呢?”
顯然,這些道理拉裴爾都明白,但他還是無法理解這麼大的投資索羅斯為什麼就能如此輕易地做出決定。結果表明,索羅斯的決定是正確的,他們很快就從美洲虎公司身上賺到了2500萬美元。
從索羅斯和拉裴爾對美洲虎公司的不同態度上可以看出,一個投資者最容易犯的錯誤並不是過於大膽魯莽,而是過於小心翼翼。這種小心源自於他們對自己不夠自信,雖然他們可以準確地把握市場趨勢,但缺乏自信卻使他們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趨勢,不敢即刻付諸行動,以致錯過了就在身邊的機會。索羅斯與其他投資者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對自己總是充滿信心,這使他敢於決策並立即付諸行動,使他敢於突破瓶頸,投入大量的資金以使自己的投資獲得最豐厚的回報。
索羅斯不但在符合他的標準的投資機會出現時能夠立即付諸實施,在不利情況出現時,他也能迅速決策,即刻行動。1974年,尼克鬆正受到水門事件的威脅,世界各國金融界都對此非常關注。有一天,索羅斯正在打網球的時候,他在東京的經紀人打來電話,對他說日本市場對水門事件感到非常不安。當時,索羅斯手上握有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日本股票。在接到電話的當時,索羅斯隻用了一秒鍾,就向他的經紀人下達了將日本股票全部清倉的指令。如此迅速地做出決定,當然不是說索羅斯不喜歡思考,胡亂地下決定,恰恰相反,索羅斯是個非常愛思考的人,他以自己的哲學思維為自己設定了投資的標準,這正是他能夠迅速決斷的原因。通過經紀人提供的信息,索羅斯知道日本的市場狀況已經不符合他的投資標準,所以他甚至不用思考就可以做出決定,也正是這樣的迅速決斷幫助他避免了許多風險。
迅速決策、即刻行動,可以說是索羅斯在金融市場上翻雲覆雨的製勝法寶。這不但幫助他在出現投資機會時獲得巨額利潤,還幫助他在遇到挫折時將損失降低到最小。這也正是索羅斯從事金融投機將近半個世紀,站在風口浪尖卻始終能乘風破浪,遊刃有餘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