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是粗放行事的群體,他們除了物質利益之外,對其他一切事物都可以漠然視之,馬虎處之。唯獨一件事情例外,那就是對待海盜的傷亡。海盜非常重視死者的葬禮,對於在戰鬥中不幸死去的同伴,海盜無論與之關係的親疏程度如何都會鄭重地參加他的葬禮。在潛規則中,海盜船上對於一個海盜的死亡葬禮規定了一套嚴格而顯莊重的程序,它一點兒也不會比陸地上的葬禮簡易多少。”
傷者在一定意義上說等同於死者,對傷者的撫恤,不僅是給予努力者的報酬,不僅是為了激勵其他人的努力,而是要告訴其他人,你們可以放心地戰鬥,放心地在這座船上生活,放心地從事我們的海盜生涯。因為,即便你們傷亡了,你們也能夠得到與你們傷亡相對等的價值補償。
1880年,人們在挪威南部奧斯陸海灣的奧斯伯格鎮附近的戈科斯塔德,發現了一個維京人時代的土墩。挖掘發現,其中有一條完整的海船,根據船的風格,人們一眼就可以判斷,它是維京人的海盜船。船是在公元900年左右被埋葬的,船的外殼用重疊在一起的水平厚木板製造,在船上有間木頭搭建的墓室,那裏躺著它的主人,一個男子的骨架。根據考古,這艘船被認為是人為埋葬的,也就是說它不是因為意外或者戰爭而沉沒的,而是作為一副棺材,陪葬它的主人。
今天挪威、丹麥和瑞典人的先祖——古代維京人,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盜從事者,他們有一項獨特風俗,那就是他們的船葬。維京人終生以船為伴,以海為家,對船隻有著深厚的感情,在他們死亡的時候,往往以船為棺。
當一位驍勇善戰的維京船長遭遇死亡時,一條船以及他的戰利品也隨之陪葬。他們先挖一個戰壕式的大炕,將一切都放下去之後,再填上泥土和石塊。
維京人的船葬是世界上海盜們最早的葬禮儀式,維京人也為海盜們重視葬禮開了一個先河。是的,海盜們通常是異常看重死亡葬禮的,對比於海上艱難的禮節難以有所追求的環境,對比於海盜們桀驁不馴漠視禮節的性格,這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與維京人相比,近代的海盜在武器上或許比他們的先輩先進,然而他們同樣麵臨著隨時可能到來的死亡。一個海盜,當他踏上海盜船的甲板,他可能會在衝鋒時溺死,或者可能被浪頭卷走,一了百了。
每一個海盜的死亡都會讓所有的海盜船員鄭重其事,無論是他生前的好友,還是他的忌恨者,或者是與他陌生的毫不相關者。為這位海盜舉行必要而鄭重的葬禮是海盜船上最為重要的事情。當一個海盜在船上犧牲或死掉的時候,所有的海盜會立刻替他操辦葬禮。按照海盜的說法,死人久擱在船上就預示著船員們將要倒黴了。其實,在海盜們心中,替自己曾經同一條船上的同伴舉行葬禮,其意義遠遠大於避邪的性質,因為他們是在送走自己的同伴。因此,海盜會毫不耽擱地把死去的同伴縫進帆裏,在他的兩隻腳上係上重物,這重物往往是炮彈,然後把屍體放在一塊擱在船舷上的木板上,讀過祈禱詞後,就把死者從板上放下水去。此時海盜們還會用他們獨特的歌曲為自己的同伴送行。
當海盜們唱響歌曲時,他們的悲傷毋庸置疑,這悲傷是在悲傷同伴也是悲傷自己,同時也是在悲傷所有海盜們的命運。哀傷之後的心可能是最平靜的,這是一位希臘學者的名言,他的名言正在為海盜們所實踐。
如果不幸死亡的是一位海盜船長,他的葬禮海盜們會更加認真一些。海盜們收拾起船長的屍體,把他擦洗幹淨,用幹淨的帆布包好,腳上係上炮彈,死去的船長被包裹在一麵黑色的旗子裏。他們用海盜的方式給他祈禱:“願鯊魚把你的身體收去,大海把你的靈魂收去,永久地棲息在巨鯨的牙齒縫裏吧,那是你永恒的棺材。不用再掛念陸地上的生活啦,老家夥,至少你比死在床上的可憐蟲更加幸福。”然後海盜們按慣例會把海盜船長從一塊木板上滑到了大海裏。
在管理學者馬洛斯的需求理論中,每個人都有安全感的需求,每個人今天的打拚都是為了明天的生活,都是為了自己將來遇到意外時生活有所保障,因此每個人都希望看到傷亡時,自己的同伴能夠得到良好的照顧。在大海中一群無視世俗禮法、殺人如麻的海盜在同伴的葬禮上中規中矩的活動,大概就是屬於此類吧,隻不過他們是在用自己的行動來求得自己心中的安慰。
對死者的葬禮就是對生者的安慰,每一個有智慧的領導者都會明白這一點。三國時曹操有兩個著名的貼身侍衛,一個是許褚,被曹操稱為是吾之樊噲,馬超則稱之為虎癡;另一個絲毫不比許褚遜色,在許多人的眼裏他當比許褚更加勇猛,他就是典韋,一個著名的歌曲中所唱的藍臉的典韋。典韋雖然絲毫不比許褚遜色,甚至是過之而無不及,但名聲好像比許褚差了些,這是因為他死得早。典韋在三國爭雄剛剛要進入激烈階段的時候就死了,當時曹操還沒有打敗袁紹成為北方最大的軍事力量。典韋死在了曹操與張繡的戰鬥中。公元197年,曹操征討張繡,張繡在謀士賈詡的建議下投降曹操,然而曹操卻不加檢點,將張繡亡去的叔叔的妻子接到軍營之中享樂,張繡深感受辱,於是重新反叛曹操,在夜裏偷襲了曹操的軍營,這一次曹操猝不及防,損失慘重,長子曹昂被殺,典韋也在掩護曹操逃亡中,力戰而死。這次大敗可以說完全是曹操自己貪圖美色而造成的(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故事),禍由已作,理應受到下屬們的埋怨和不滿,然而曹操做得很巧妙,不但化解了手下眾將的埋怨和不滿,還借此進一步贏得了眾位將領的心。《三國演義》是這樣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