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後,為什麼浙江商人能夠在無資金、無技術、無市場的背景下起步?為什麼浙江商人能夠在起點低、知名度低、文化程度低、企業組織形式低、產業層次也低的情況下發展壯大?為什麼浙江商人會在短短的30多年成為中國大陸地區第一的創富集團?
我想這些問題正是創業者想知道的。當我們接觸浙江商人時,浙江商人總是“不怕資源少”,“不怕企業小”,“不怕身段低”。
由於浙江商人出身“草根”,是真正的“平民”、“全民”經商。大多數浙江商人是普通百姓,在發家致富之前往往都是農民,如魯冠球、徐文榮,等等。
在這樣的背景下,浙江商人隻能在無資金、無技術、無市場的情況下開始創業,不僅如此,他們總能赤手空拳打天下,創業規模可大可小,創業啟動資金可多可少,從不擔心自己缺乏什麼。
當然,正是這些特質,決定了浙江商人的進入門檻往往較低。然而,讓人吃驚的是,浙江商人卻能創造出一個個的專業市場和特色產業區,盡管這些專業市場和特色產業區不是浙江商人的專利,但是成百上千的浙江商人卻總能做到最好。
正因為如此,浙江商人的創富經驗值得諸多創業者學習,因為在中國幾億人口中,真正能拿出巨額創業啟動資金的創業者畢竟是少之又少,跟浙江商人創業時沒什麼區別。因此,浙江商人的創富精神就非常具有借鑒性和參考性。
在創業中,啟動資金少的創業者可以借鑒浙江商人的創業模式,而資金充裕的創業者也可以從浙江商人低調內斂的經營實踐中,悟到許許多多正麵的啟示。而這些帶有正能量的創業精神,正是很多創業者所缺少的。因此,隻有讀懂浙江商人的創富基因,才能真正地了解浙江商人的創業秘訣。
這裏,感謝“財富商學院書係”、“火鳳凰財經書係”的優秀人員,他們也參與了本書的前期策劃、市場論證、資料收集、書稿校對、文字修改、圖表製作,等等。
任何一本書的寫作,都是建立在許許多多人的研究成果基礎之上的。在寫作過程中,筆者參閱了相關資料,包括電視、圖書、網絡、報紙、雜誌等資料,所參考的文獻,凡屬專門引述的,我們盡可能地注明了出處,其他情況則在書後附注的“參考文獻”中列出。筆者在此向有關文獻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如有疏漏之處還望原諒。
本書在出版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商學院教授、浙江商人、職業經理人、媒體朋友、浙江研究的專家、企業培訓師、業內人士以及出版社的編輯等的大力支持和熱心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謝意。由於時間倉促,書中紕漏難免,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周錫冰
2014年8月20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