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改善醫療條件 提高老區人民的生活質量(1 / 1)

改善醫療條件 提高老區人民的生活質量

愛國

作者:史兆琨 王澤紅

為積極響應黨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繼續支持幫助老少邊窮地區發展的號召,同時為深化醫療製度改革做出貢獻。繼對易縣一係列的助教扶貧活動之後,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為進一步支持老區建設,把如何幫助老區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提上了議事日程。

3月28日上午10點,河北省易縣人民政府與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相關領導舉行洽談會。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常務顧問、總後勤部原生產部部長高增廈將軍,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秘書長李和平,北京市於若木慈善基金會辦公室主任梁茂林,易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東風、易縣衛生局局長張學剛等領導出席了會議。

會上,張學剛局長指出,易縣曆史悠久,風景秀麗,交通方便,物產豐富,旅遊資源眾多,待開發前景廣闊,潛力巨大。但目前麵臨著嚴重的醫療衛生困境,醫療衛生條件亟待改善。設備短缺,缺乏人才,人才培訓機會極度匱乏。王東風副縣長則介紹說,易縣鄉鎮因病返貧現象比較嚴重,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在冬季流行病高發的時候,一些醫院的走廊上常常人滿為患。

針對這種情況,中愛聯秘書長李和平提出:“中愛聯可以提供定期的醫護人員培訓和相關設備的補充,同時還要在易縣建立三個中心——遠程救助中心、醫療中心和智控中心,以加強雙方聯係。”

李和平秘書長強調說,中愛聯將會對易縣的相關情況進行彙總,在其基礎上做個雙方扶助協定,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地加以實施,爭取在點上尋求突破,在麵上得到提升。

高增廈也在會上強調將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考察與調研,不斷加深對易縣老區的了解,加強與易縣人民政府的溝通合作,增強支持與扶助力度。在醫療衛生問題上,高增廈指出要全麵提高易縣人民的健康素質,就要首先從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上抓起,補充醫用設備,與醫療單位長期掛鉤,著力提高醫療人員業務水平,真正為老區人民做些實事。

“解決一時,不能解決一世。”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秘書長李和平補充說,老區的發展不能隻靠幫助與扶持,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堅持走改革之路。老區人民應自身尋求發展,加強對外溝通,拓展發展模式,充分利用資源,建立長遠發展目標,隻有這樣才能真正走上繁榮富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