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籌備入京(1 / 3)

二月二十三,春社節,登州城。

當趙期昌正忙著給出征雲南的將士籌備旗幟、號衣時,一連串的私信與公文由一幫子飛騎你追我趕送到手中。

正式的公文隻有一封,也是一大早最先來的,是來自兵部前天傍晚發出的加急部文,準許登萊分出三營兵馬調入西南作戰,一切糧餉問題從優從快處理;第二件事情就是讓他再準備一支‘精銳之軍’,由他本人率領入京接受檢驗,以方便兵部判斷新式盔甲大規模列裝的可行性。

一支精銳之軍,指的是多少兵馬,兵部部文也沒有說明白。就連調入西南作戰的軍隊所謂的糧餉從優處理怎麼個處理法也沒說清楚。

總之這是一封沒眉目說的不清不楚的公文,緊接著晌午前山東巡撫衙門的公文抵達,讓趙期昌安排軍隊,在忙完春耕後將出征序列的三營軍隊調到戶部設在臨清的稅關那裏待令。

原因也說的清楚,第一是戶部臨清大倉因物資儲備過多轉運不及導致年年有物資腐爛折損,所以即將廢除,裏頭的東西可資軍用;第二個原因是入京船幫空船南下時,可以協助轉運軍隊,順著運河、長江一口氣運到重慶!

晌午之後,朱應奎的私信到了,才讓趙期昌明白兵部玩的花招,也讓他了解到這次入京的真正原因。

城中趙家酒樓二樓,送走城中士紳後,趙期昌坐在邊緣曬太陽,兩腳搭在護欄上,望著無邊湛藍。

振振琵琶聲響起,身邊的李濟回頭看一眼那端坐抱著琵琶的女子,挑挑眉走下樓去。

“將軍因何憂愁?”

“今年登萊修路、軍田開墾都是關鍵一年,朝廷卻要調我入京。我想要的就是一年時間,可惜天不遂人願。”

“將軍也該入京了。”

“是啊,可是這麼入京心中不甘。”

編練多少軍隊,趙期昌都沒成就感,因為軍隊都是傳統軍隊,隻有修路和種田才是他最在意的東西,現在編練好的軍隊隻是為了保證道路、軍田工程的順利進行。

想要訓練自己滿意的新軍隊,必須要有大量的資源,搶來的資源終究有限,隻有循環盈餘的健康資源才是他想要的資源。健康盈餘的資源練出的軍隊,也將是一支穩健的軍隊。

很快,趙顯疾步登樓,扭頭看一眼抱著琵琶的陳青青,又看趙期昌,道:“家主,弓手皮具還差三千套。”

“不急,惟明看看兵部部文,還有這巡撫衙門發來的。”

趙顯摘了頭盔坐在一旁,看完後一哼:“兵部的速度快的不正常,按理來說,如今徐參政才堪堪抵京。”

沒有三五日時間做溝通、籌劃,兵部就敢這麼快拍板北兵南調一事,實在是異於尋常。北兵南調一調就是三個營一萬人,這麼大的一股軍隊脫籠而出,再加上大批的糧餉消耗,兵部怎麼也要和戶部扯清楚才行。

趙期昌從懷裏取出朱應奎的信遞給趙顯:“兵部這麼做,就有這麼做的原因。”

“過幾天還有部文要下來,會將我登萊各衛所大改,所有千戶所合並成衛,總共編成十三個衛,每衛六千戶所,一共七十八千戶所。今後,登萊十三衛將有個新名號,叫做東宮十三親軍衛,設東宮都督府專管。”

趙期昌扭頭看趙顯,陽光照亮趙期昌左臉頰:“這回帶兵入京,我部將隸屬東宮。我帶多少兵入京,那就有多少兵常備東宮聽調。顯然,兵部、朝中不願意我帶著一兩萬兵馬進京,這才匆匆同意了北兵南調計劃,如此就削去我一半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