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宮兵馬(2 / 3)

嘴角緩緩翹起,太子朱載壡扭頭看著窗外悠悠湛藍,眯眼微笑著:“心願……勞煩道長回複,就說兒子知足。”

藍道行麵上微笑不改絲毫:“太子,帝君亦是人父,能讓帝君盡盡人父之力,對太子還是帝君來說,也是父子情誼所在。”

展開雙臂輕輕抖抖袍袖,太子低頭左右看看,也是微笑不減:“京中內外十戶人家,有三戶人家的孩子新年穿不上新衣裳,有兩戶人家的孩子時常吃不飽肚子,算來算去,隻有不足一戶的人家子弟能衣著鮮亮,能進學讀書的,十戶之中至多兩戶。”

“這還是繁茂京中,天下各處想來必然大不如京師。道長,比之庶民,小道生於天家已是滔天大幸。後位列太子之尊,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一切都是帝君所予。今日帝君想問兒子有什麼心願,兒子真沒有。”

藍道行聽了忍不住一歎,皇帝是個千年難遇的人精,兒子也是個人精,真不知道這個小人精死了之後,對天下是福是禍。

仰望幽藍的天,太子緩緩道:“是兒子辜負了父親厚愛。”

藍道行想起了另一個小人精,便稽首:“太子,貧道師侄虛靈年歲與太子一般大小,卻是屢經生死。對於生死自有看法,太子不妨招入京中見一見。依貧道想來,太子不見虛靈,可能心中也有憾意。”

“他呀……”

太子扭頭看過來,斜頭歪歪看著藍道行一笑:“他是個做實事的人,喜歡得罪人。跟本宮染在一起,會影響前程。”

藍道行微笑:“太子多慮了,帝君本就是為太子著想,這才培養虛靈。依貧道看,虛靈一身富貴源於太子,交還太子也是本份所在。”

沉吟片刻,太子緩緩點頭:“勞煩道長了,如果帝君許可,就說兒子想看看山東兵馬。兒子想知道,山東與各地兵馬有何不同之處。”

藍道行退出偏殿,就看到屋簷下待命的太醫。

西苑草廬中,嘉靖聽著藍道行講述過程,低頭露笑:“還以為他不喜歡刀槍劍弩,喜歡就好。”

扭頭向外:“火速通告山東,為東宮兵馬入京做準備。內閣、兵部調兵公函抵達時,東宮兵馬即刻出發!”

大漢將軍統率、駙馬都尉田詔與黃錦互看一眼,齊齊跪拜領旨。

黃錦去內閣,田詔則差人通告兵部、東西兩官廳以及附屬的五軍都督府為調兵做準備。

調地方軍入京要走的程序不少,隻能兩頭進行,先讓地方軍做好入京準備,等做好準備時,中樞正式的調兵文書也就剛好抵達。

內閣,嚴嵩、呂本如往常那樣辦公,翻開奏折閱讀,在紙條小票上書寫處理意見;如果不熟悉奏折中的事情,則喊來研究相關問題的行人、中書舍人,再不行就找各部相關的官員過來問清楚後再給出處理意見。

就在嚴嵩、呂本對麵,司禮監三位秉筆太監也是一字擺開,相互低聲討論著奏折和內閣的票擬。

黃錦進入後,習慣性拿起批紅後的幾封奏折隨手翻閱,看著眼皮子一抖,第一封奏折就犯了忌諱‘給昌平客軍撥付太倉銀三萬兩充作軍資’。

昌平這地方多山,是曆代帝陵所在,昌平這地方除了正常的關隘守軍外,還有守衛各陵的陵軍,以及輪番調到昌平開挖、修築帝陵的班軍。

太子病重無藥可救,若皇帝看到‘昌平’這兩個字眼,逮到誰誰倒黴。

反正跟他黃錦沒關係,原封不動放下奏折,一旁陳洪笑問:“黃爺,怎麼今兒這麼早就退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