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兵備前駙馬(3 / 3)

如曾銑、朱紈就是鬆綁後又殺掉……

鬆綁也不全是壞事,朝廷給你鬆綁,你要麼立功要麼戰敗再要麼混日子。你若立功解決麻煩,那必然調入中樞,斷絕你在地方上影響力;你若戰敗或混日子,自己給自己一個痛快就行了。

可以這麼說,隻要這位朝廷任命時就鬆綁的徐樾在任期內解決那鑒事件,那一步高升中樞就是必然。

這就可能發生一種可笑事情,即彭黯回到中樞當侍郎,熬資曆的時候可能看到原來下屬的下屬徐樾,會成為與自己同級的存在……

而受朝廷鬆綁待遇的徐樾有沒有能力解決西南問題?

趙期昌不知道,朱應奎也不知道,反正朱應奎透露的消息來看,可能為了一拳打死那鑒,朝廷真的會幹北兵南調的荒唐事。

所以第三件事也就擺在了麵前,現在登萊軍真的能吃公糧了,該派多少軍隊去混飯吃,又該讓誰去領兵。

這都是敏感的問題,西南實在是太遠了,出兵前要做好折損過半的心理準備!這對出發的軍官、軍士來說,心理壓力實在是大。

領兵之人更麻煩,能不能保證把人帶回來?

客軍作戰,被本地軍隊出賣是正常的情況,背黑鍋也是正常情況,偶爾被連骨頭吞掉也是正常情況。

若這支外派的軍隊回不來,那可就是最少三千戶,多了五六千戶家庭殘破的問題,到時候,趙期昌有何麵目待在登萊?

抬眉看看趙顯,趙顯也抬眉看趙期昌,兩人同時咧嘴做笑,都是苦笑。

沒得選,最合適去西南的人就是趙顯,人家窩在四川武學混了十年,同窗軍官遍及西南,這種人脈在趙顯當人奴仆時不頂絲毫作用,當趙顯以獨立身份、客軍將領身份回西南時,這股人脈大網立馬就能生效、運轉!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派多少軍隊合適,反正騎營是趙氏的心血,打死也不會派。

能選的就是五個步軍營裏選一個步軍營,或兩個步軍營去西南。

一個步軍營,那趙顯一人足夠應付;若是兩個步軍營,除趙顯外還要派兩名守備將軍,以及一名專屬趙顯的副將,還要加升趙顯為遊擊銜。

這種事情趙期昌這邊拿主意是不可能的,當他去谘詢趙炳然意願時,戚繼光也拿到了邸報,以及京裏人發來的私信。

王氏隨軍,看了私信不做想法,可戚繼光卻皺眉深思,良久才下定決心:“夫人,我想派阿弟督一營步軍跟隨劍門先生赴任西南。”

十四歲的戚繼美如今就在山東都司府直屬的武學裏進修,沒有什麼官職在身,是沒有統兵名義的。

王氏皺眉:“趙氏人丁繁盛,派一族軍將追隨劍門先生赴任西南是必然,而家中止有夫君與二叔兩人……要不將戚威錄名族譜,引為宗族兄弟,以戚威為將?”

趙家的確人丁繁盛,大房那邊就不說了,趙期昌收編掖縣趙氏後,手中族譜厚厚一疊,什麼樣的人才都能在族譜中找出一個似是而非的來。稍加培養修正,就能順著趙期昌的心思來使喚。

(注意!!高中元就是高拱!文中分作兩人,誰讓高中玄的玄讓清人避諱玄燁的玄,給改成了元呢?就連玄成武之類的明人,也會被清人改名改姓,會改成元成武。所以,也就不要奇怪為什麼師門背景遠遠不如張居正的高拱,能有底氣跟張居正掰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