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兵備前駙馬(2 / 3)

弄得謝詔沒法活,於是設宴邀請高中元等一幫新科進士來家中做客,並讓永淳公主躲在屏風後觀察(過眼癮,解饞?)。

不,時光是把殺豬刀,如今成熟版本的高中元不再是當年那個陰柔美麗的少年,而是身材雄壯,留著滿臉胡子的粗獷猛漢。別說是當初的點滴痕跡,就連進士文質彬彬、滿腹經綸的儒雅氣質都不見一絲。

展現在永淳公主麵前的高中元就像邊塞的老兵一樣,形象粗獷戾氣衝天,跟永淳公主想象中的脫凡形象大相徑庭!

可能讓永淳公主堅持幾年的遙想破碎了,反正在嘉靖十九年,年紀輕輕的永淳公主病逝。

這位單身至今,躲在翰林院書海裏摸爬滾打不問世事的老翰林高中元被啟用,這次並沒有如往常那樣拒絕皇帝的直接任命,隻是說回老家祭祖後就來山東赴任。

嘉靖皇帝的脾氣很大,去年一個兵部侍郎不想接替尚書之位,就上書推辭了一下,嘉靖皇帝直接削了這人官籍,趕回了老家……

高中元躲在翰林院已有十年,拒絕皇帝的任命已經輕車熟路了,嘉靖也對高中元兄弟倆多有優待。這回突然接受皇帝的任命,是一種很不尋常的信號,朱應奎希望趙期昌能保持警惕。

毫無疑問,趙期昌看來這是個恐怖的角色,一個官宦子弟有讀書的天賦,可能狠心一口氣讀出來,這種資質、心性世間罕有。

可很明顯,這是個堵氣堵了大半輩子的狠角色,一直窩在翰林院書海之中……會不會讀成書呆子?

這種做事路數明顯特立獨行,跟正常人不一樣的角色,顯然不好應付。哪怕真是個書呆子過來,也會引發黔驢窮技嚇住虎的笑話。

接替登萊兵備的高中元絕對是個麻煩事,趙期昌有這種感覺。

而另外兩件事情也能說成一件事情,那就是雲南土司那鑒跟越南將領武文淵勾結,意圖裹挾部眾、土地脫離雲南版圖。

現在雲貴兩省已開始動員軍隊,就等各方到位後按著老辦法剿滅那鑒。現在各處剿匪平叛,講究的都是集合盡可能多的力量,追求一拳打死對方,絕不打消耗戰、對峙戰。

隻有缺乏軍事經驗的地方官在急著捂住民變等事件時,才會急著‘平叛’,一波波添油戰術跟借高利貸一樣,最後養出一支貨真價實的叛軍……

似乎京中很看重山東文武的戰鬥力,這回山東方麵調左參政徐樾為貴州巡撫,以登萊道員趙炳然為貴州巡按,這種搭配明顯不符合常規。

地方督撫不必再說,手握軍政監察大權,強勢一點的督撫在地方上就是土皇帝。

這麼強勢的存在,難道就沒有人製衡?

有,就是地方巡按。

你督撫是代天子巡視、撫慰、監督地方,那巡按就是以天子的耳目來地方上溜達,連著地方官員,加上你督撫一起被巡按監察。

山東左參政升貴州巡撫,符合升調規矩;可派一個山東的同僚趙炳然再去監督這位新的貴州巡撫徐樾,是不是有些不合規矩?

不符合規矩、卻合法的任職一般有其必要性。

顯然,這樣的任命是朝廷決心要一口氣摧毀土官那鑒掀起的叛亂風潮。以至於朝廷寧願給地方官鬆綁……而這種鬆綁必然有著全套的後續處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