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坤寧宮之火(1 / 2)

奇山水寨南十二裏,官道南側的張家寨百戶所。

天色啟明之際,說亮不亮,隻是青色霧朦一片。

人馬嘶喝,一個個百人騎兵隊排列出八個陣勢,另有兩個騎兵百人隊分散偵查周邊情況,馬蹄聲一片。

各個騎兵隊的哨官、總旗隊官三十餘人聚在趙顯麵前,人人搓手擦掌,隔著近十裏距離,他們似乎能聽到戰鬥的拚殺聲在呼喚著他們!

“多豎火把?”

把總趙奮勇手裏捏著卷在一起的羊皮軟帽,汗水浸濕的頭發蒸騰霧氣,臉上汗漬斑駁粘著一層灰塵,神色詫異:“千總,家主的意思是讓我部隱匿在側,防備倭寇後手!眼前無有家主新令,就這麼打出火把未免說不過去。”

“是啊千總,我部生怕被人察覺,做賊一樣繞道山裏過來,就這麼暴露,實在是讓標下想不明白。”

趙顯待幾名把總表態之後,他伸出左手指向北邊,手上戴著鹿皮手套,哈著白氣:“諸位要明白,家主此戰為何以水寨新軍為主力。誰都知道一夥新軍靠不住,家主卻這麼做了,不是抽不來各處人手,而是要向世人展現一個姿態。”

“那就是家主依靠新軍也能打勝仗!是家主成就了各家,不是各家成就了家主!主次弄明白後,大夥不難猜到戰後景象。各家、各衛會更敬服家主,這種讓他們自家個兒發自肺腑的敬服,可比拳頭打出的口頭敬服要有用的多!”

“故而,水寨新軍需要一場勝利,而不是我捕倭軍需要一場勝利!”

趙顯環視一圈,眉宇神色冷靜平淡:“這一戰我部不參與,比參與要有意義的多。為免得倭寇那邊兒犯糊塗壞了家主籌劃,我部提前打出旗號恐嚇倭寇,如此一來便省去了不少麻煩。”

他也不知道進攻主動權在手的毛海峰會怎麼決斷,三四千人馬依靠汪洋遊動,隨時都能靠岸幹你一票,每次靠岸時必然是以局部極大優勢兵力作戰。要想在局部據守戰事中不處於太大的劣勢,那隻能執行趙期昌的兩項計劃。

第一就是裁並沿海火墩、戍堡,使得軍力集中,增強抵抗力;第二就是多增機動兵力巡哨,騎軍是成本最高昂,作戰效率較差的軍種,唯有增加水師才是防禦、進攻並伺機殲滅倭寇的有效辦法!

趙氏手中必須握有一支水師,這是家中核心家將的共同認識。隻有在擁有一支可戰水師的前提下,才能保證登萊沿海備倭戰事中不出於劣勢。否則倭寇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這種被動防禦實在是太窩囊,太損耗士氣了。

有一支能出海作戰的部隊,這可以算是質的變化:從被動防禦,轉變為有了進攻手段!

其次的原因不好明說,如趙顯,就怕趙期昌發展失控,有一支水師做依靠,將來所有人都還有一條退路:有一條可靠的退路,才能保證賬麵上的忠誠。

大明立國正好一百八十年,這對一個王朝來說已經處於暮年。

曆代王朝末期該存在的問題,此時都存在,這意味各行各業都已固化,有了其內部的規矩,各種矛盾積累遲遲得不到解決,使得問題越來越大,至於執政者隻能視而不見,不敢去觸及。

如這次地震中官員的不敢作為,以及沿海軍戶借機報複導致的五百餘衛所軍官喪命……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積累下來的,更別提西南、東南、北方的各種牛皮癬一樣的邊患,以及各種腹心區域內的流民、各種教眾造反事件!

可以拍著胸脯說,從目前的情況來推斷,哪天皇帝修道嗑藥將將自己嗑死,以如今太子的聰慧或許能有所轉機,可必然震動國本!

正因為如此,如今朝廷對地方封疆大吏動起手來一點都不含糊,說殺就殺!

太多的內情不是趙期昌、趙顯這類野路子能知道的,有一點他們很肯定的確信,那就是很多很多的人在等皇帝嗑藥將自己弄死!

就連當朝那位機敏、聰慧之名遍及朝野的太子殿下……也有很多人期待他的死亡。

過於悠久的曆史,積累下的除了哲理、道德外,還有一個令後人恐懼的魔咒,那就是曆代王朝二百年國祚大限!

以現在的局勢,一個專心修道,並專寵大奸臣嚴嵩的皇帝,內叛外患此起彼伏,各種天災一波接著一波,在各個方麵都在鼓勵著當世英傑甩開膀子幹!

昏君皇帝被仙藥弄死,太子繼位再早逝……唔,群雄逐鹿的大舞台就這麼拉開了帷幕。

皇帝時時刻刻都有被仙藥弄死的可能性,無數人雌伏期待著。

就連趙期昌,也在道門傳遞的消息中開始相信曆史的偶然性,比如嘉靖皇帝突然暴死……唔,以登萊軍現在的本錢根本經不起折騰,還需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