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領袖道路(3 / 3)

可難民終究是難民,被調來調去看盡各種眼色不說,往往還要幹最危險的工作。

承擔的危險與收獲的報酬遠遠的不成比例,難民之所以忍受,就是因為這個講究忠孝道德的世道一如既往的荒唐。荒唐的不曾改變一丁點,風平浪靜的荒唐世道裏,難民無機可乘隻能繼續低頭當難民。

而趙期昌,不甘心做一個難民。

不是他抓住了令難民爆發熱情的小尾巴,而是作為一個難民,他想要保持自己的銳氣,就必須時時刻刻砥礪自己。能砥礪自我的,除了祖先拚殺帶來的政治待遇外,再沒別的了。

這種先祖拚殺帶來的政治待遇,還被一代代的皇帝閹割,是皇帝、朝廷、世道背叛了這群難民,背叛了與難民先祖的共富貴誓言。

如今的難民,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合法的暴力。唯一擁有的是暴力,不推崇僅有的暴力,還能推崇別的?

或許讀書走科舉是一條路,可這條路不好走,規矩是別人的。而暴力方麵,僅有的規矩就是比大小。

暴力最大的好處就是做簡單的事情極為高效,做修路這種簡單的事情自然高效。

趙期昌指揮棒一動,濰縣方麵三個千總隊向西邊青州府修;掖縣方麵二十二支千總隊一分為二朝著東西修;黃縣方麵五個千總隊向西邊掖縣修。

而夾在掖縣、黃縣之間的招遠,則從山裏向北修,修一條連接黃--掖之間的鋪石官道來!

而南邊的王文澤也將帶著最少六個千總隊從膠州往高密修,修到高密後再延伸到濰縣。

光各處官道上的修路千總隊,趙期昌這麼一比劃,就足足四十四支;此外還有各衛所征調的石匠隊伍,也有三個千總隊,二百人一隊分布官道沿線負責采石、打磨。

最後除了拚湊出來的兩千騎作為機動兵力外,還有五個千總隊的運輸隊,即給各處施工隊補充糧食、工具外,還要運輸石材。

結果,八月初八日,戚繼光帶著春戍班軍回登州的路上,從掖縣開始,每走大約二十裏地,就能遇到一個施工的千總隊營壘;步入掖縣境內後,以軍隊為主幹形成的施工隊更是大膽,不抱團分進,而是直接將規劃的道路早早分配到百人隊。

使得戚繼光一路走來,每隔二三裏地,就能遇到一個施工的百人隊!

在官道筆直處,戚繼光舉目東望,幾乎就是一座接著一座的百人隊級別小營區,一眼望不到頭!

對戚繼光而言,哪怕近萬人在麵前施工的密集場麵,也不如這一刻延綿不絕,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的施工隊伍來的震撼心靈。

一個合格的將軍,指揮萬餘人在身邊操練不成問題,若是把軍隊打散撒出去還能有條不紊的運作,絕對是一件考驗軍團團隊協作、執行力的事情。

戚繼光相信今後的趙期昌有資質成為當世名將,可不等於他認為現在的趙期昌能成為名將!

而現在趙期昌展現出來的統禦手段,整個登萊軍爆發的高度協作能力,將戚繼光嚇住了。

頭戴氈笠,臉皮黑紅氣色更好的白慶喜騎在馬上也傻愣愣看著東邊,他看到的是一串的人線;而戚繼光看到的是,則是如潮水一樣持續不斷,令人絕望的的步兵鋒線!

修路、開田、剿倭、升官發財。

就這麼十個字,趙期昌闡述了一條光明大道,為了更多的土地、為了修路的名望、為了子孫、為了升官發財……別說是趙期昌職權內的衛所軍,就連地方衙門也在趙炳然的督促下都在高速運轉!

在趙期昌屯軍掖縣不到十天的時間裏,登萊兩府的人力、物力開始燃燒。很多靠近官道村莊,也在各方麵督促、影響下投身其中,貢獻點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