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釜底抽薪(2 / 3)

否則,將和登州東邊的文登縣一樣,因為道路問題不僅發展慢,還有各種亂七八糟的治安、宗族問題。

大半年來,登州這邊就完成了人口繁茂的蓬萊周邊官道重修規劃,至於其他環島官道線路,會在今後的兩三年裏完成。

趙顯的判斷,是合乎情理的,在張茂開始挑頭生事情時,趙期昌就斷定張茂準備了後路。難道因為張茂準備了退路,就不去報複?

顯然不可能,不論是出於自己的威嚴、體麵,還是軍中部屬的怒火,趙期昌必須讓張家流血。隻有張家付出足夠大的犧牲,才能彌補趙期昌、登萊軍遭受的創傷。

努嘴,趙期昌右手搭在扶手上輕巧,噠噠脆響,良久嘴角翹起:“修的是到青島巡檢司的路……老丈人想的遠。現在,老丈人想要的,就是我們不想要的。既然,到青島巡檢司的路還沒修好,那咱們就助力一二……令!”

一個令字出口,側廳旁聽的書吏鋪開公文信紙。公文信紙印刷紅線,右端蓋有靛青色印戳,印文是豎著排開的‘登萊都司府’五字。這種公文信紙,可以說是趙期昌一人專用。

“聽聞萊州府官道整修進度遲緩,因由皆在即墨遊擊張茂身挑數事,任事不專。重修官道利國利民,豈能因一人之故而蹉跎工期?是故,除遊擊張茂監修主持官道之責,以原曹州守備王文澤暫掌。此外,望遊擊張茂專心任用即墨三營事,備防秋後倭害。令發而行,推脫誤事者,以誤軍之罪論處。以上,令止。”

正規的公文就是如此,隻要意思明確,蓋上官印那就是公文。那種辭藻華麗的公文……基本上是祭文,就連文官調動,乃至是六部主官變動,往往都是幾十個字搞定。

比如任命你為某部侍郎,除了必要的禮儀用詞外,正文幾十個字往往都是:聽說你幹這個事情很有經驗,大夥都推薦你,那你就來吧。

書吏雙手捧著公文小步走向趙期昌,邊走還吹著未幹墨跡。除了趙期昌,廳中人物目光都集中在這張公文中,王文澤更是屏住呼吸。

他生怕這個書吏寫錯字,導致重寫時趙期昌又改變主張……

毫無疑問,登萊兩府的官道按著趙期昌的規劃修好……哪怕是尋常的修路手段,隻要你修了,還通過了各方麵檢測,那升官就是妥妥的!

這麼大的好事,趙期昌也隻是給張茂分潤了,讓王文澤、田啟業、劉文清三人眼紅無比,現在張家自尋死路,終於輪到了他王家吃肉!

公文在手,趙期昌審視無誤後點頭,他一點頭,陳明心將官印取出,沾好朱紅印泥遞來。趙期昌起身,握著三寸見方的虎頭銀印,這枚官印尺寸大小對得起趙期昌從二品都指揮同知的本職官階。

他瞥一眼王文澤,蓋印後吩咐:“入檔。”

“是。”

年青的書吏雙手捧走用印後的公文,陳明心也拿走官印跟著離去,其他謄抄的公文上蓋印一事,則由陳明心代辦。

這就是陳家地位的保證,因為趙期昌對陳明心的信任已達到了一種極致。從法律上來說,若是陳明心拿著趙期昌的官印亂蓋,隻要出事情,就得趙期昌本人背鍋!

重新落座,趙期昌緩緩道:“李羨走前,曾說王守備執意要喝今天的酒,怕今後事端無常。其實,當年的張家與趙家之間的兄弟、翁婿之盟,何嚐不是怕彼此過河拆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