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陰差陽錯(3 / 3)

趙期昌聽到這裏點頭:“劉大哥的確是一個做事高調的人,他若來山東,必然能攪動風雲。行,就這麼著。”

趙顯露笑,抱拳:“那家主覺得什麼地方給劉磐為妙?”

趙期昌眼珠上翻:“東昌府。我隻要登、萊、青三府之地,兗州府可大家共有,濟南府隻要曆城。其他地方,都能讓給他。”

山東六個府,最精華的就是濟南府,麵積大平原多,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又經濟繁華;麵積最大的是兗州府,產馬主要地青州府,漕運重鎮東昌府,這四個府才是山東的精華所在。

膠東半島上的登萊二府,向來不在山東主流之中。趙期昌敢要青州府,第一是緊挨著萊州府,其次就是這裏沒有太多人眼饞,是個窮地方。

不像兗州府,孟府在鄒縣,鄒縣周邊的黑白兩道人家姓孟的說了算;更誇張的是曲阜孔府,他趙期昌走了多大的運氣,至今連衛東朱高城周邊土地都沒完成私有化合並。而人家孔府呢?整個曲阜,基本上一山一水、一人一牲畜、一磚一瓦都他娘的姓孔!

皇權不下縣,在曲阜是皇權不入縣,人家才是將割據玩的溜到家了。

稍微懂一點戰術的都知道,能將大本營經營的滴水不漏的人,難道還缺在周圍布局設立據點的手段?所以孔府的勢力不限於曲阜,而是層層向外開花、推進;孟府也是如此,還有顏、曾二族,都是頂尖的地方豪強。

趙期昌沒心思去跟著傳承兩千年的孔孟顏曾四大家族打交道玩手段,所以對兗州府、濟南府這兩處膏腴之地,持視而不見的態度。

他這頭表示了對山東六府的瓜分底線,那就是要東邊三府,西邊三府都可以舍棄。這種態度讓趙顯心安,如果沒有意外,趙氏一族這一代人,是沒機會涉足東、濟、兗三府的。

他不清楚,趙期昌不要西三府,沒心思向西發展的原因不僅僅在於難度太高。而是趙期昌的目光盯在渤海的那一端,某種意義上來講,不需要兵部、東西兩官廳的批文,光山東巡撫衙門就能完成山東將領與遼東將領調換一事。

腳踏登萊青東三府之地,威逼西三府,形勢上給後續山東巡撫製造壓力,逼迫對方就範。幫助趙期昌活動各方麵手續,以便趙期昌能源源不斷的將部屬跨海調任遼東。

東三府才多大的地方?遼東又有多大的地方?

何況,遼東都司是衛所實土製度,這地方的衛所官、軍戶,才是真正的逍遙自在。隻要你拳頭大,那你就是王法!

要說真正控製,山東本土範圍內,趙期昌撐死控製一衛、一縣土地。若是到拳頭為尊的遼東,他有多大能耐,就能控製多大地盤。

至於朝廷,你能從土民那裏搶來土地,給你又如何?甚至,你做的過分一點,將人家朝鮮王國的土地搶了,這個郡王若哭哭啼啼給中樞打報告……抱歉,朝廷還是會支持你侵蝕對方土地……

至於朝鮮這個幹兒子的感受……朝廷才不會去計較。反正這個幹兒子隔三差五往鴨綠江對岸搞‘開疆擴土’時也沒顧慮朝廷這個當爸爸的感受,那下麵人欺負朝鮮,欺負就欺負了,還能怎麼著?

就這樣,趙期昌規劃著今後家中往遼東發展的大方向時,可因為亂七八糟的原因,張茂、玄成武卻已經開始搞自保協議,準備連起手跟趙期昌談談。

生怕自己一個恍惚,一覺起來後發現趙氏南北響應,掀起了新一輪的白蓮教紅巾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