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有人暗中囤積豆料,還找不到目標,趙期昌能怎麼辦?隻能自己種植,免得被人掣肘!
車板上,周是問撥完算盤,對草束堆裏的趙期昌道:“家主,今歲可得蠶豆五千石,若多一些可有六千石。並各縣兵站收集,七月時能入萬石。七月後,樂觀估計,各地陸續收買,能在入冬前再收三千石。情況再糟,也該有千石。”
一萬石出頭,趙期昌搖著頭:“不夠,止今年,這還沒到六月,從正月至五月中旬,軍中度支各類豆料已有八千之數。七月收入的豆料,僅能維持到明年四五月。最少,還有四千石的缺口,必須補上。有備而無患,萬不可事急而跳牆。”
周是問猶豫進言:“家主,若在萊州府設立兵站,采買萊州所產豆料,如此可輕鬆購得五千石。”
趙期昌還是搖頭:“我很好奇是誰在搶收登州豆料。”
周是問繼續進言。堅持己見:“家主,守株待兔不若打草驚蛇,萊州府設立兵站後,此人再行搶收之事,我等有心算計,必能抓住線索,順藤摸瓜,若證據確鑿,必治此獠一個疲軍之罪!”
趙期昌搖頭:“不一樣,我在登州各縣、各衛設立備倭兵站,是因為登州靠海,我以備倭為名,設立軍糧補給站點方便大軍輕裝急剿一事,於情於理,不管在哪裏我都能說得過去。若在萊州府設立兵站,站不住腳。”
知道趙期昌設立在登州各處的兵站怎麼收購軍用物資的麼?
不管是豆類,還是一些軍中作戰使用的小玩意兒,包括隻作箭矢的羽毛,隻要有人拿原料到兵站,都可以兌換各種水果……你沒看錯,就是水果。
兵站設立在各縣縣城、衛城,可兵站又會在下麵各密集鄉鎮、千戶所城發展下線,反正就是用水果兌換……更偏遠一些的地方,隻要兌換有利潤可圖,有的是人願意來回跑賺一點點差價。
此時此刻,趙顯路過孫家夼,駐馬山坡。
舉目望去,孫家夼此時各處都有那麼幾堆傾塌牆壁、土屋,幾乎所有的屋子牆壁都有被水泡過的痕跡。最明顯的就是房頂,基本上都沒瓦片了。
趙顯持鞭指著孫家夼那邊一處平地上擺在樹蔭下的三四口棺材,問:“真死人了?”
常信平一手端著竹筒,頭扭過去回答:“不知死了幾個,昨夜聽人說起,好像有一家子躲在樹上避水,讓長蟲咬死了。”
趙顯聽了搖搖頭:“兄弟可要盯緊這幫人,我趙氏在外遍地是敵,但我趙氏不動,敵亦不敢動。而這孫家夼因為小而不知大之所以大,不狠狠殺一批人是不會乖巧的。我趙氏不動,孫家夼會亂動。瞅準機會,一刀斬斷其脊梁骨。”
孫家夼已經從縣衙門文官治理,改遷為衛衙門武官軍管,弄死一批人再封鎖道路,讓你吃了巴掌還找不到老師打報告,一次不長記性多來幾次,總會學乖的。
常信平點頭應下,算是正式告別。
針對東昌軍的計劃會隨著五郎抵達東昌府而奠定基礎,到時候雙方相互有人質有動力,隻要雙方意見相合,隨時都可以舉兵發難。
畢竟隔著那麼遠,趙期昌不可能在登州遙控指揮,也不可能跑過去親自指揮。他必須派出得力人手過去,代表他進行全方位的判斷、指揮。
這個人必須膽子大,經驗豐富且有足夠的威望能讓東昌軍信任。
為了掩護趙顯秘密抵達東昌府,趙期昌先調趙顯部去更遠的備倭城駐守,再以常信平替換趙顯。反正沒人去備倭城查主事的究竟是誰,常信平領兵,打趙顯的旗號,真沒什麼人能注意到其中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