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販子殷正茂(2 / 3)

“哦?”

這人故作驚奇,又道:“在下南直隸徽州府歙縣殷正茂,字養實。浮沉宦海久矣,頗有些眼界、路途。以某觀之,這類罩……鏡甲均是好鐵打造,紋理更是精美,且構造合理。而偏偏,足下言此物破敗,又是何道理呀?”

察覺到殷正茂似乎有吃這批貨的心思,李羨展臂領路,給小宦官一個手勢,自我介紹:“殷年兄不妨入帳看茶說話,在下登州衛生員李羨,字君美。在都指揮同知、朱高趙將軍門下參讚軍機以曆練學識……在趙將軍麵前,有同鄉之誼,多少能說得上一點話。”

小宦官立馬挺直了腰杆子,這批貨能變現錢,比什麼都重要!

提著鏡甲,殷正茂回頭問:“聽李生言語,趙梅川似乎是個不好打交道的人?”

趙期昌還沒立下字,但有號。字是親近人稱呼他的,尋常人以字稱呼,趙期昌翻臉都占據道理;而名是上級、在外稱呼用的,以趙期昌現在的地位,誰當街指著他喊‘趙期昌’,性質跟喊一句‘弄你娘’沒區別,打一頓都是輕的。

沒弄出梅川這個號之前,他的名望、勢力擴充太狠,導致別人都不知道明麵上怎麼稱呼。要稱呼趙公?還是趙老爺?趙將軍?沒有一個專屬的詞彙來做代表,總不能小小年紀就稱呼趙期昌為趙蓬萊、趙登州吧?

畢竟趙鼎明還在,登州趙氏族長還不是趙期昌,趙期昌的歲數也用不起趙蓬萊、趙登州這種稱呼。

弄出梅川為號後,方便了不少人,當眾、明麵上不會有人也不敢有人稱呼他為趙三、趙期昌,都是以趙梅川稱呼,算是敬稱。

李羨搖頭,笑著反問:“殷年兄這麼說可就不對了,不論我家將軍還是旁的什麼人,都是看人下菜。是朋友,自然好說話。若是強人所難,人人都不好說話。殷年兄,是不是這個理兒?”

殷正茂愕然而笑:“是極,李生這話在理。”

一處軍帳裏,殷正茂進來時地麵剛鋪了草束,勉強算是有了幹淨落腳地。

濕漉漉的軍帳裏殷正茂剛落座,就有軍士端來大鐵鍋,鍋裏燒著一層木炭,擺好大鐵鍋後又倒了兩桶木炭進去,李羨抬手遣散帳中其他人。

手裏拿著吹火竹管,李羨道:“還讓殷年兄笑話了,我部終究是修路的,銅火盆沒有,其他什麼盛火的器皿俱無。隻能先拿火頭軍的家夥烘烘衣物暖暖身子……”

“不礙事的,餘也在邊鎮做過買賣,大寒之日,有的戍堡百餘口人,連口鐵鍋都無……唉。”

先不搭理一臉感慨的殷正茂,李羨吹著火,很快火苗燃起,李羨擰著袖袍水跡,將小宦官給的銀票拿出來掃了一眼,隨手放在桌案上,伸手烤火問:“殷年兄……在邊鎮常做哪些買賣?實不相瞞,我家將軍久存強軍之心,對於邊軍出產的一些好東西,可眼饞的緊。”

殷正茂垂眉,雙手揭開衣襟,烤火:“李生這是什麼話?”

李羨努嘴,笑著:“沒什麼意思,就是問問行情。殷年兄這裏沒有貨源,羨能摸清貨價,將來我家將軍詢問時,也好作答回應,免得讓旁人奪了風頭。”

殷正茂說他跟邊軍做過軍械買賣,李羨就信?根本不敢相信,必須試探!李羨說自己有意出手千餘套的盔甲,或者想采購火炮,殷正茂就敢相信?不敢,軍械買賣不管涉及到火炮還是盔甲,都是逮住了一死一戶口本的事,誰敢大意?

殷正茂身子坐直,又微微前傾烤熱源更近,小眼睛看著李羨:“也不瞞你,去年冬月時,餘還在宣鎮跟鎮朔將軍、宣府總兵趙卿談了談軍中禦寒被服的買賣。這次路過山東,聽聞登萊趙梅川大名,這才想著過來一睹風采,結交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