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梅川之誓(2 / 3)

搓搓手,周是問道:“將軍,李、白二位先生與在下持一樣的態度,向外擴展商業刻不容緩。年初家中插手登萊各處糧食買賣,小打小鬧各處也會給將軍一個麵子,如此便能立足下來。掙錢與否是其次,隻要不虧本,就是賺的。”

“與各地士紳有了買賣上的交情,將來買賣擴大也是一條穩妥的開源路子。更因為有買賣交情在,我登州趙氏影響力對外必然擴增。日後,將軍招募地方豪傑為爪牙,也有本地鄉老引薦,這才是我等想要的東西。”

趙期昌還是不語,周是問又說:“這步棋走好,日後將軍卸甲歸田。家中也有買賣進項,家中子弟謹慎守家,總比守著田產,坐吃山空要好。將軍也知,做什麼都需人脈。這步棋走穩妥,錢財、人脈皆有。”

“先生所言,我都明白。可跟內室舉債,我這顏麵何存?”

趙期昌有些氣惱,他是真不喜歡借錢。借城中士紳的,人家肯借,甚至還不要利息,可這人情可就欠大了。他真想借錢放出話去,別說本地有鄉梓情誼的士紳,光一直逗留在登州的令狐宏基、陳揚就能抱著銀票來找他。

他是不願意跟外人借錢,而武將借錢本來就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出主意的這幫人也不會讚同趙期昌找外人借錢。都是一樣的,他們都在打張祖娥手裏現錢的主意。

周是問低頭想了想,道:“將軍這話就差了,將軍與張家女已然訂婚,就等基業穩定後成就秦晉之好。本來就是一家人,何必強說兩家話?若將軍放不下這個臉麵,在下願意前去遊說。”

啪!

趙期昌右手一拍額頭,感覺臉上熱熱的,無奈道:“諸位先生言之有理,也都懷著好意。這事是趙某的不是,還是交給趙某來解決吧。”

說罷,趙期昌翻身下馬,馬鞭拋給陳明心:“五哥,勞煩了。”

陳明心笑著應下,他的笑容也讓趙期昌覺得不懷好意。搓著下巴汗跡,陳明心邊走將頭盔解下提在手裏,頭頂裹著的兜帽冒著熱氣,也是一步三搖略顯尷尬,去馬車處找張祖娥。

一臉的迷糊,張祖娥披好皮裘大氅來到河邊,趙期昌已經揮手、或打眼色將周邊親信支使離開。

左手叉腰,趙期昌右臂來回指著劉家河上下遊河畔道:“姐姐你看,這片地域低窪,河水泛濫時就是一片沼澤泥濘,怪可惜的。”

張祖娥也看了看,微笑著點頭:“是呀,等三郎開修水利時,從這裏到朱高城兩岸十多裏地,最少也能開出二十多頃肥沃水田。”

趙期昌搖著頭,指著河對麵一座小山包道:“那背後,還有一處小湖。在春夏之際,在那山上多有士子遊玩歇腳,可見是個好地方。姐姐,你說若在小山上修一處別院,又在這河岸兩畔栽植幾千株梅樹……春秋之際芳草萋萋百花爭豔,凜凜寒冬更是十裏梅花似海,住在那別院居高樓而暢飲,該是何等的逍遙愜意?”

張祖娥順著趙期昌描述而遙想,雙眸半眯透著神采,輕聲呢喃:“三郎就是會哄人……二十多頃水田栽植梅樹,雖是風雅美談,可指不定多少人罵三郎敗家。”

“能讓姐姐喜歡,休說二十頃水田,就是二百頃水田,也能舍得。”

趙期昌說的張祖娥紅了耳根子,繼續說著:“這劉家河,聽著也俗氣。再說人這輩子若不能青史留名,百年之後誰能記得?不若栽他千株梅,記我二人姻緣之事留與後人聽談。”

張祖娥故作嗔怒,臉色紅暈:“原來,三郎不過是哄姐姐開心,圖謀的還是千古名聲。”

訕訕露笑,趙期昌走近一步:“姐姐,人這輩子就該留個念想。而我必將使得天下人傳我姓名,而我之妻何人?趙張氏又是何許人也?百年之後,除自家子孫便無人知。不若弄他一片梅林告於世人知曉,我趙期昌之妻,名喚祖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