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三人成眾(1 / 2)

趙期昌興師動眾而來,走的卻是匆匆。

他曆經坎坷,對人的態度很是敏感,他一說出彭黯那邊的意思,戚繼光就點頭答應。而戚繼光對他的疏遠態度,他想不明白也不願去想,幹脆告辭回家操持家中春節事物。

提著趙期昌送的酒,戚繼光步履沉重出門,看著院中薄薄一層積雪,長呼一口氣,下巴揚起吐出兩字:“可恨。”

恨,不是仇恨,感歎時多用作遺憾、遺恨。

戚威跟在身後,垂頭低聲:“將爺,何必惡了小趙將軍?”

戚繼光扭頭瞥一眼,扭正頭嗬嗬漏笑:“怎的,你覺得不能得罪趙三?”

戚威輕輕頷首,看著腳下風吹動的台階下雪花,擠出笑容抬頭看著茫茫天空:“不敢。隻是小的覺得小趙將軍前程遠大,而對將爺格外親善。將爺不留小趙將軍用飯,讓小趙將軍這麼走了,恐怕小趙將軍會生怨。”

皺眉,戚繼光搖頭,語氣肯定:“他不會生氣,他是個機敏人,不想明白是不會動怒的。”

戚威嘴角抽抽,覺得自家老爺怎麼犯起糊塗了:“將爺,小趙將軍的器量不會生怨。就怕小趙將軍部屬不滿,適才小的瞅著趙家家丁人人神色慍怒,這些人從中詆毀,恐怕小趙將軍還未琢磨,便被親近之人一人一語,三人成虎而激怒,遷怒將爺不近人情。”

不近人情,這還是戚威用較婉轉的說法。

登州衛各家突飛增長之際,戚繼光還在原地踏步,作為戚家一員,戚威已經感受到各家對戚家態度的變化。讓他一直心暖的是跑在衛裏各家前頭的趙期昌,倒是不改初衷,對戚家多有拉扯不說,還持弟禮來拜見戚繼光。這讓他心中感慨,也挽回了不少丟失的麵子,對趙期昌充滿好感。

“不近人情……”

戚繼光呢喃、重複,回味這四個字,緩緩道:“都看好趙三的前程,一個個也不願惡了與趙三的交情。你與他們一樣,我卻與你們不同。我戚繼光想做的是趙三的友,而不是朋。他若不明白我一腔苦心,這個小友,不要也罷。”

戚威聽了沉默片刻,道:“將爺承大帥威名誌氣,自不該屈尊折節損了大帥威名。算起來,是小的心急了。”

戚繼光轉身,抬手拍拍戚威肩背,離去向後院,聲音傳來:“不急,這才幾年時間?趙三眼饞班軍,就是他知道後繼乏力。我家中會練兵,何愁他日前程?”

根基不穩,是戚繼光對趙期昌所部的看法。可他更怕趙期昌根基穩固,隻能希望隨著歲數增長,閱曆漸漸廣大,趙期昌能學會藏拙。

後院,王氏見戚繼光進來,不見趙期昌,問:“小趙人呢?”

戚繼光將手裏提著的酒壇遞過去,看一眼同樣目光期待的陳青青,斂去憂愁搖頭:“回去了,他那麼大產業。年關就在眼前,軍中、家裏,上司衙門都需要安排,忙得很。”

王氏想想也是,還是嗔目作態責備道:“夫君也是的,也該留小趙吃一頓便飯。”

戚繼光連連稱是,心中苦笑這小孽障真是無孔不入。

街道上,白慶喜握著一串冰糖葫蘆嚼著,咯噔作響糖液黏牙,越是黏牙就嚼的越歡。

葉大正雙手負在背後,步履周正,聲音平淡:“白二公子,有什麼話就說吧。前頭就是縣衙門,某一眾好友還等著葉某開飯。”

白慶喜眨眨眼睛,觀察著葉大正方正側臉問:“先生是舉人老爺?”

葉大正笑容自信:“非也,至今白身。”

白慶喜哦了一聲,低頭努嘴,舌尖刮著大牙根糖液,良久才眯著眼抬頭:“反正應該比在下有才情,否則也住不進縣衙去。先生是戚將軍故交,在下也不求先生做什麼為難事。隻是想知道,為何戚將軍如此不待見在下?”

看一眼白慶喜不靠譜的外八字走路方式,葉大正想了想,道:“元敬兄家學森嚴,講究為人坦蕩立於天地之間。最起碼,要坐有坐的樣子,走有走的樣子。而足下,恕葉某直言,足下行事作風輕佻無端,與軍中風氣大異。帶足下入軍,隻會敗壞軍中風氣。”

白慶喜駐步,斜視葉大正,眉頭皺著:“我還以為戚將軍隻愛義烏少年故交,看不起我登州子弟呢。原來,其中還有這說法。勞煩先生轉告戚將軍,白某甚是景仰戚將軍為人。鄉梓之中人人都看好趙三前程似錦,而偏偏白某看好戚將軍,一心想著追隨戚將軍立一番功業,謀個富貴。”

葉大正詫異,白慶喜咧嘴笑笑,想到趙期昌當年的落魄,此時的風光,頗有感慨:“先生或許知道,或許也不知道。我那兄長就在捕倭軍中曆練,執掌錢糧諸事可謂權重。某若去投,最不濟也能做個書吏、賬目。隻是偏偏看好戚將軍,又感覺趙家子猝然富貴恐難持久,這才有了這心思。我之所言句句是真,也是肺腑大實話,還望先生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