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豪傑彙聚(1 / 2)

後堂前廳,屏風前,彭黯看著趙期昌一行人步伐穩健而來,朗聲笑道:“小趙將軍,風采遠勝傳聞。”

趙期昌趕緊上前三步,立在門檻前抱拳:“彭公折煞小子了,若不是家鄉兄長父輩抬舉,焉能有小子今日?”

彭黯邁步,踩著木履噔噔作響,雙手抬起趙期昌雙手,上下打量著趙期昌平靜臉麵與左臉頰蜈蚣長疤,緩緩點頭這才是將種風姿,笑著:“休要過謙,你我兩家如今也算是通家之好,一家人不說門外話,裏麵請。”

趙期昌微微欠身:“長者先。”

彭黯嗬嗬做笑,他不怕趙期昌犯渾,最怕這小子年少成名,目中無人不會做人,看來還是懂規矩的。

他拉著趙期昌手向內走,趙期昌抬步跟上邁過門檻兒,打量屋中。屋中前廳沒有地毯等鋪設,隻有門兩側的方桌、長條椅,兩邊牆壁上掛著字畫,牆壁周邊也無箱櫃、瓷器之類的裝飾,就連前廳、後堂之間,也隻是一道屏風做分割,並無絲布幕簾。

左右環視看著,稍有感歎,趙期昌道:“彭公簡樸之風,迎麵而來呀。”

彭黯一手拉著趙期昌,一手撫須,有些自得道:“百官皆畏科道官,老夫身在宦海久矣。胸懷報國之心,勤勉奉公,自不懼科道之流。”

他不怕,可趙期昌一屁股黑賬,否則不會恐嚇、威脅錦衣百戶何七,悻悻笑道:“彭公修身為人之道,當為小子楷模。”

見趙期昌這故意露出的窘迫訕笑,彭黯倒覺得有些可愛,不以為意道:“武官不怕死,本職忠義所在;文官不貪財,亦人臣根本之所在。小趙將軍屢屢身先士卒,慷慨為國,偶失小節末枝,無足道哉。”

以大明軍將的待遇而言,不貪財的根本沒活路。否則光上頭吃掉克扣的軍餉,你就沒法子彌補。明明上頭人發軍餉時扣掉兩三成,要整你時,查的又是全額滿編與否,你不會弄錢來補上,或者會做人鑽營,隻要當軍將,天生就有要害把柄。

所以對武官的要求非常低,隻要你聽調令,能打仗,能鎮壓住軍隊,你不犯渾基本上沒人會惹你。因為動了你,其他軍將都會寒心,毛病畢竟出在根子上,是製度問題。

來到屏風處,彭黯轉身,看著外廳一眾兩幫人馬,一部是捕倭軍內的把總、千總;一部則是標營把總以上軍官,足足十二三人:“諸位慢用,都是一家人,莫要客套。”

他的目光停留在陳明理身上片刻,陳明理體格健碩,剛毅麵容在濃密八字胡顯襯下,格外的威武雄壯。

又打量其他人,王道勝這個小年輕給他的印象就是幹練與不老實,王道勝的一雙眼珠子亂瞟,在這種場合,可謂是膽子極大。

其後是他見過的李濟,倒是十分的乖巧,識趣拱手行禮。

此外陳明心這個少年的沉毅、靜謐,文質彬彬的很有涵養的氣質,也讓彭黯記在心裏。

說完幾句客套話,彭黯等人便轉入屏風後的後堂。

彭黯高坐主位,趙期昌可不敢坐在彭黯旁邊副手位置,而是坐在右側第一張椅子上,他對麵是左首第一的趙鼎明,兄弟倆見麵多少都有些尷尬。

趙期昌下首是李羨、慶童;趙鼎明下首是張茂、王文澤,而張承翼執戟站在彭黯身後目不斜視,將親衛將的本份顯露無異。

兩名丫鬟跟著彭家老仆入內,大冷天的兩名少女卻身穿淡色素黃紗裙,能看到兩條光溜溜的腿,讓趙期昌微微皺眉。

彭黯則在餘光中觀察,見趙期昌麵生不忍之色,心中不由暗笑這還是個憐香惜玉的情種;而李羨直接目光下垂麵無表情,讓彭黯心中寬慰,這樣的能出這樣的士林子弟,當真是國朝之福。

他了解過趙期昌部伍內的重要成員,天生對李羨、白慶豐這一對年青秀才充滿好感。會讀書的士子,在大明有的是,會讀書不怕死的士子也不少。可會讀書、不怕死、又能吃苦上戰場的士子,就不多了。

而性格沉穩幹練,不喜歡招搖顯擺能踏心做事,還會讀書、不怕死,能吃苦的士子,更是鳳毛麟角。顯然,一瞬間李羨表現出的低調,立刻博得彭黯的愛才之心。

隨後是趙慶童,坐在那裏腰背挺拔,麵容方正線條硬朗,光這氣度、麵容就讓彭黯看著喜歡,覺得又是一個將種。論外型體貌威懾力,慶童不如張承翼彪悍,可論養眼,十個張承翼也比不上體態勻稱,猿臂蜂腰的趙慶童。

見三人都是神態平靜的接過小丫鬟遞來的茶水,還不忘道謝,更是讓彭黯看著喜歡。從軍官的日常行為風氣中,就能知道他們領軍風格,顯然到處都說捕倭軍軍紀好,絕非空穴來風。

彭黯心中更是感歎,感歎趙期昌手裏能人多。

他沒少在京營中廝混,很多新選到京營的精悍軍卒、幹練軍官墮落速度之快,讓他咋舌之極,十分惋惜。

在他這個級別看來,京營本來是選拔將才之所在,真到京營保衛都城時,那說明朝廷已經不行了。所以京營年年從各鎮抽調精銳補充,就是從其中遴選將種,再作為中央嫡係外派曆練,維持中樞與地方的軍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