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黯時時刻刻都關注著捕倭軍動向,擔心趙期昌壓不住內部。他看來,趙期昌的年歲還是太小了,以前能靠著趙鼎明、張茂為助力,壓製住捕倭軍。
而現在,恐怕有問題。
作為一省巡撫,他要考慮的事情很多,每件事情還要考慮的全麵。所以他看來,現在的捕倭軍沒了趙鼎明、張茂、王文澤三人鎮壓,趙期昌實在是壓不住。
他覺得,捕倭軍內部的宗族勢力強盛的軍官,可能此時正謀劃著讓趙期昌在曆城麵前出個大醜,進而取而代之,比如陳明理兄弟。
北曲山戰事的具體經過,連當時在任的巡撫何鼇都稀裏糊塗,更別說新來的彭黯。彭黯也以為是趙鼎明負責指揮打下的北曲山,根本不知這是趙期昌的手筆。
而趙期昌,也在各方麵準備。
在軍中加大軍紀維持力度,打了幾個軍官板子,將鎮壓內部、豎立威風的架子擺出來。同時,也請曆城北極閣師門力量去彭黯府上摸查情況。
結果,從彭黯的仆從那裏聽到一件讓他哭笑不得的事情,也讓他明白為什麼彭黯一上任,遇到麻煩事就給他甩包袱。
彭黯一上任,就麵臨何鼇留下的爛攤子,對省內軍將格外在意,尤其看重新近崛起的趙鼎明。重點不在於趙鼎明多能打,隻要能打就可以;重點在於新近,說明這是個背景幹淨,可以引為心腹、嫡係的軍將。
而趙期昌,隻是在年齡上引彭黯注意,反倒給趙鼎明加分不少。讓彭黯一度以為趙鼎明以弱齡族弟領軍,是趙鼎明安排、策動的,為的就是建立趙氏將門。
所以,彭黯剛上任時,就認定趙鼎明是個很有上進心的將領。背景幹淨,還能打,又充滿鬥誌而不是滿於現狀,這些信息綜合下來,才使得彭黯做出捕倭軍全員改編為中軍標營的打算。於是,直接一腳將原標營,帶著何鼇烙印的王道成部踹到了廣東。
而他剛上任時,趙期昌打發趙財領著趙顯來曆城花了四百多兩銀子買了兩名嬌滴滴的少女,可謂是琴棋書畫、詩詞彈唱舞蹈樣樣精通。
這類少女買賣本來就不是什麼隱秘消息,賣出去一個,都是市井流傳很久的消息。有些地方比如揚州,賣出的少女都存在一種價格攀比。賣出去一個能刷新曆史價格記錄,都是能傳揚很久的事情。
曆城這邊省會所在,論瘦馬買賣不如揚州興盛。故而,價值百金的少女,對市井百姓而言,都是天價,自然也能流傳很久,流傳範圍很大。
底層人在感歎想不明白這有錢人啥想法,士紳則在罵敗家,士林子弟則是吃不著葡萄說酸。故而,登州趙氏的管家,四百金買走兩名少女,在曆城傳的風風火火。
而這件事情,則讓這個彭黯這個老頭子期待了良久。還以為是趙鼎明察覺到他的橄欖枝,買這兩名少女湊成一對,要送給他作為見麵之禮……
老牛吃嫩草,可是官場、士林中泰山宿鬥級別人物之間的雅事……
未曾想,期待許久的一對嬌滴滴少女,下嫁給了趙期昌的兩名粗鄙家將,當真是鮮花插在了牛糞上,讓彭黯抑鬱了很久……
不是他彭黯沒那個錢,就死缺那幾個女人。而是他都做好了趙鼎明代表登州一係上門拜訪的準備,偏偏登州那邊的人仿佛都瞎了,還是他借知府調任的機會,把話給捎了過去,仿佛他求著一幫軍漢似的。
不論如何,眼前過往的一切都過去了,彭黯即將得到一支潛力部隊的效忠,故而家宴準備的可謂是給足了趙期昌麵子。
而一大早的,因為意外,趙期昌也在為給彭黯的禮物而發愁。送金銀珠寶,說真的,彭黯不缺。就算缺,也不是這個節骨眼才要的。畢竟彭黯才五十歲出頭一點點,平日裏修身克己,是不會為了一點財貨而斷送前程的。
至於兵器、鎧甲、馬匹之類的,剿滅黃步雲後趙期昌手裏的確有一些好東西。可送這些東西給曾銑、朱應奎這類有武名的文官,沒問題。
給還未在軍事上有建樹的彭黯,有一種反諷對方不知兵的意味。何況,軍中武將互贈珍貴武備是一種極高的友誼象征,而下級給上級贈送,則是正兒八經的投效。
趙期昌覺得,彭黯這次送出的五千石,還不足以彌補給他甩包袱一事造成的傷害。而他更覺得,自己的還有剩餘價值,不能這麼輕易投效。
一個能打的部下,對於上位者而言,越難收服價值也就越高,這道理跟偷女人一樣。
送錢不行,送武備不合適,難道花錢買女人送過去?
抱歉,趙期昌寧願送五百兩銀子給彭黯,也不想花一百兩買個少女送過去。送女人給上司,有一種莫名的屈辱感。
穿著白底藍紋比甲,網巾束發額間紮著綴飾永樂通寶的一字巾,趙期昌在頭疼,一幫盛裝的軍官、書吏、幕僚也頭疼,都不知道該如何能送個讓彭黯滿意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