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籌謀(2 / 2)

近的,如登州水寨,朱應奎坐在書房裏,在蟬鳴蛐蛐聲中,靜靜沉思。彭黯早就給他施壓了,他不願意放棄捕倭軍,便沒有將彭黯的意思給趙期昌等人傳達,裝了一次糊塗。

而萬萬沒想到趙鼎明的兒子能拜彭黯為師,又鋪了一條路,導致彭黯得以越過他朱應奎,向登州衛插手。

一名青衫黑邊,掛刀高碩壯漢入內,神色疲倦拱手:“朱公,朱高城那邊有消息了。”

說著,從腰間囊中取出信封,上前兩步遞給朱應奎。

朱應奎解開看了一遍,露出笑容終於心安,抬頭問:“王壯士,此事如何看?”

他早已得到趙期昌不願改編一事,就是不放心,現在趙期昌那邊連明日擴編、重編捕倭軍的公文都弄好了,就等著給他送過來批準。好在他有這個權限,不需要再請示彭黯。

彭黯借著師生關係繞過他對捕倭軍下手,他自然也能在權限許可內繞開彭黯給趙期昌鼓勁。隻是這麼一來,就怕彭黯小心眼子,在他轉升京中時給趙期昌使絆子。

在朱應奎的目光下,王環稍稍拱手躬身道:“小人不知。看不明白大趙將軍與小趙將軍平白無故的爭個什麼。”

見他裝糊塗,朱應奎微微頷首笑道:“今夜勞煩王壯士了,還請早早休息。”

王環露笑,拱手再次行禮告退。王環不是朱應奎的人,是陝西總督曾銑的門客,來朱應奎詢問捕倭軍的事情。曾銑對捕倭軍也感興趣,想要改編調入複套大軍序列。

朱應奎因趙期昌態度而心急,不得已才讓王環這個騎術極好的河北人跑一趟朱高城,帶來了趙期昌的親筆信。

與彭黯也是同理,彭黯要扶植趙家大房一脈為彭家子孫的未來鋪路;難道朱應奎就沒培養趙期昌,方便將來拉扯一把他朱家後代的心思?

而王環代表的是此時國朝熱門人物曾銑的態度,盡管趙期昌斷定曾銑、夏言一係必敗,可連曾銑這樣的人物都對他感興趣,說明對他感興趣的人一定不少。這些,可都是退路。

對他感興趣的人,論地位都不比彭黯差多少,他有這樣的退路,還怕與彭黯生別扭?大不了帶著新編的捕倭軍,換個地方去操訓。

而他,也不願意與彭黯這個上司的上司生齷齪,畢竟影響不好。他敢造彭黯的反,那其他人敢不敢收他又是一回事。就如前言,退路多了不是好事,有幾條可靠的就足夠了。

所以,趙鼎明離去不久,趙期昌就一封公文加急送到曆城,給了彭黯一個相對來說更好的選擇。也借此表明他的態度,不是死心眼子要與彭黯過不去,而是我有更好辦法,而我也能妥協。

趙鼎明能借兒子的師生關係去抱大腿,為什麼他趙期昌就不能去抱巡撫的大腿?

就在朱應奎家的隔壁院子,水寨參將府。

玄成武也沒睡,正翻閱著資料,看完後沉吟再三,將這宗錦衣衛暗樁送來的資料,丟入火盆。

紙灰升起時,被火苗漸漸吞沒的封麵上,寫的是張茂兩個字。

猶豫再三,玄成武提筆寫了一封短信,交付心腹連夜送給趙期昌。他與趙期昌並不熟,可他與張茂熟,可現在能靠的隻有趙期昌了。

張茂這個人太會鑽營,屢曆軍功但都不是什麼頭功,便不在升官序列,可威望卻有了。基本上能走動的地方,張茂都在走動。

如官員升調,有升、轉、除、擢、超擢等等說法,升的意思更明確,轉可能是平級調任,也可能是小小提升半級任用;除不是開除,而是正式授與實職;擢就難得了,是越過三年一轉這個限製進行升官,如趙期昌幾次升官都是擢用。

而趙鼎明因為北曲山戰事官升三級,算起來就是超擢。

在天明時分,左軍張茂部開始動員調遣,就等趙期昌用印後,開始向曆城開拔;右軍殘部在王文澤、田啟業組織下,開始大麵積修改所部花名冊,將跑掉的那份空額填補上,湊足本部兵員,也在等趙期昌許可軍令。

而趙期昌則在天明時頭疼,朱高城內做事的青壯不下七千之眾,衛裏便有四千軍役,都是上好的兵員。他的擴編公文、朱應奎的回執許可、錄名的表冊、人手都已確定好,就等著他過去坐鎮校場,開始選拔兵員。

偏偏,玄成武的一道莫名其妙的信件讓他想不明白了,他與這個堪稱登萊軍官中最帥的參將並沒什麼交際,又在這種緊要關頭,給他送來一封很短的書信。

信中,就那麼幾個字:“君子當三思慎行,孟為何物耶?”

忙了一宿的兩名幕僚、趙顯、常信平、陳明理等人聚在一起,一個個也看著頭大,都想不明白玄成武葫蘆裏賣著什麼藥。

趙期昌頭一回被難住了,可玄成武是嘉靖的宿衛出身,這種人貿然給他一封信,是一種強烈的信號,他不能不重視,問左右:“諸位,孟者,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