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蘇鋼(3 / 3)

趙期昌也是微微皺眉:“可上頭就撥了五六千石,這三五千人未免多了些。”

魯通義點著頭,笑著:“師弟,師父老人家是不方便出手,不是不能在其他方麵出手。若是師弟這裏點頭,在秋收前,師弟每收一千民壯,師父能從都司府請來一千石米麥。”

趙期昌直接點頭:“隻要糧食足夠,那此事便不是問題。”

修城,向來是一種硬功績。如曾銑,此前在山東當道員,就負責監工修築了臨清外城,城修好立馬就擢升僉都禦史,並巡撫山東。

對於善於築城的官員,朝廷一向是提拔很快的。築城,統籌全局的本事是必備的,懂規劃也是必然的,用規定死的物資修建出達到要求的城池,這是品行的體現,也是執行能力最好的證明。

建築行業自古就是內幕重重的行當,任何一項大工程都是工部審核並製定了修城標準,給你的物資和目標期限,是能恰好完成的。若偷工減料,自然省下來的就是參與者的。所以驗收方麵就成了重頭戲,隻要驗收成功,就是一筆厚厚的資曆。

因為本朝皇帝喜歡大工程,工部擴編厲害,而各省又都有工部下派人員。一個小小的百戶寨還輪不到工部外派的人員外郎來驗收。而趙期昌此時修築的朱高城則是守備一級的軍事據點城池,自然是省裏與工部一起來驗收。

楊奉恩為了解決麻煩給自己好處?

趙期昌可沒這麼想,應下後,又問:“解決幾千徭役問題,也就解決了幾千戶百姓生計問題。而招遠普遍民生受挫,此所謂杯水車薪也不為過。師叔那裏,還有需要小弟效勞的?”

魯通義笑著搖頭:“師父大人,師弟這裏能點頭,那後續其他事情也就能捋順了。待忙完這件事情,師弟不妨來招遠采買鐵錠。來時師父也開了口,說師弟這裏重振捕倭軍,缺乏軍械向外人尋求鐵錠,這事傳到師門,師父老人家也臉上無光不是?故而,朱高城修好後,需要鐵的地方不少,師弟不妨來招遠,這裏官營鐵廠還是能辦事的。”

說著,又微微上前低聲道:“師弟,官營鐵廠裏有幾戶鎮江府那邊抽來的匠戶,會冶煉蘇鋼。隻是產量不豐,待產量上來,也就是師父大人向老爺表功的時候。在此之前,師弟這裏鑄造軍械什麼的,招遠這邊兒還是能幫一點忙的。”

趙期昌露出驚喜神情:“當真蘇鋼?”

蘇鋼可是私營鐵廠弄出來的產品,背後站的是魏國公府,朝廷弄蘇鋼走的都是采買的路子。最正宗的技術在魏國公徐家,而技術外流,也有一大批所謂的蘇鋼麵世。

憑幾個外流工匠就能弄出正統蘇鋼?開什麼玩笑,真正核心的工匠徐家怎麼可能放手!趙期昌也隻是故意配合,迎合楊奉恩師徒的好奇心。

果然,魯通義悻悻做笑,卻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猶豫再三才開口:“可能讓師弟失望了,現在產出的稍有瑕疵,但打造軍械、盔甲,也是極好的料子。”

不出趙期昌所料,真正的好鋼,超頂尖那種,幾乎與白銀等重!正統蘇鋼,比等重的銅錠,還要貴那麼一些!如此寶貝,哪是那麼好弄的!

根據趙期昌的了解,宮裏宦官都會起新名字,凡是名字裏帶‘恩’的,都是那類進入宮裏沒有被人看重,獨力發展起來的。而名字中有‘承’的,則是少年孩童時入宮,被老宦官挑中做弟子培養的。至於宮女根本沒有什麼名字,在官方正統名冊上直接就是張三家女,李四家女。私下稱呼一回事,反正表麵上宮娥是沒有自己名字的,有的隻是代表出身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