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的道路,從小到大依次是個人讀書、練武;家中產業擴大、紮根;軍中軍械、戰術換代;以及在外人脈擴展,本人職位變動這四個由己到人,從小漸大,又相互影響的四個方麵。
而剛剛遞上拜帖的人,則是一名宮裏人的下屬,這意味著軍械、人脈兩個方麵,都能與對方產生交際。
山東在礦業方麵有什麼?先秦時齊國管仲治政,以鹽鐵專賣,增收各種稅務如妓女的營業稅之類的,商業帶動文化、國力發展,使得齊國有了稱霸的資本。
而現在大明的鐵不值錢,山東的礦業、鹽業依舊是宮裏惦記的,重要的收入來源。沿海方便產鹽的地方,宮裏派宦官做監;而招遠縣不產鹽,卻產金銀,也是登萊最大的官方冶鐵廠子所在的地方。
故而,招遠有一位礦監,宦官不帶監,就跟參謀不帶長一樣,根本沒有什麼地位可言。太監這一行業專指宦官,其中的佼佼者是太監,大明二十四監的掌事人,其次是各地鎮守太監;再次是二十四監的各種少監,以及加派地方的河道、鹽運、礦業監守。
這個行業,光一個‘監’字就很明顯的說明白了他們存在的意義,那就是充當皇帝的耳目、爪牙,將朝野變動、各地施政情況都盯著,好讓皇帝心裏有數。
內有宦官做監,外有禦史係統,各個衙門內還有設立出的製衡主官權力的職位,所以大明的皇帝不論本意如何,當起甩手掌櫃為興趣而活的時候,國事也不會出現太大波折。
除非禦史係統與宦官係統跟了一個新老大,比如未來的張居正。否則皇帝不管幹什麼,這兩個相互不對付,又是差不多類型的係統會相互競爭、拆台,激烈的竟業環境下,自然能做好本職工作。
而山東有不少外派的監守,又因為靠近北京,這地方也屬於出產宦官較多的省份。當然,山東、河南、山西加起來,也不如河北的太監多,這地方貧戶子弟自閹不算稀奇事,就連士紳子弟也會給自己一刀,好謀求那一份傳說中的富貴。
而且因為當宦官成風氣,導致不少宦官都不需用刀子割。為什麼?因為剛生下來的孩子,父母擔心未來養不活,或者給娶不起媳婦,或者家裏產業太少,就找專業的女傭來照顧,然後一把捏碎……
唔,捏碎後沒了煩惱根,孩子將來運氣好能在宮裏吃飯,興許還能給家族帶來一場大富貴,多好的路子?總比將孩子淹死,賣了強。
溺嬰是一種傳統,不限於女嬰,條件不好的地方,連男嬰都溺。宋朝福建出了個丞相,險些在剛出生時被父母溺死。而蘇東坡記載中,相對富裕的兩湖地區平民家庭也曆來隻養二男一女,多出來的命運可想而知。所以蘇東坡記錄這個,說的不是溺嬰,而是民間女少男多的問題。
再所以,這年頭有正規編製的宦官,社會上是笑貧不笑娼,對宦官行業平時談論似乎很看不起,當一個有正兒八經編製的宦官出現在麵前,可沒人敢去嘲笑,巴結還來不及呢。
至於軍人,因為軍餉少、時常克扣、拖欠,娶媳婦、吃飽自己肚子都成了問題,自然沒人願意給軍人嫁女,自然也就導致地位低賤。當然,出頭的軍將,沒人敢招惹。
比如趙期昌,隻要有人當眾侮辱他,言語間讓他抓住把柄,當場殺了事後也罪不至死,頂多丟官。甚至,隻要別人罵他,他當眾給宰了,隻要情理上能講通,殺的又不是什麼大背景、大名聲之人,撐死也就削官、流放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