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家中會議(3 / 3)

沒人幫這二家,這做的實在是太過分了。

趙期昌緩緩點頭,在二家四人絕望目光中開口:“既如此,那就稍稍警示。撥付於二家的二十五匹馬五日內不可下地,務必頓頓精料飼養,待畜力恢複後,在初六日下地。如此,二家可曾願意?”

四個人起身,一臉糾結拱手:“願服。”

都想的簡單,少喂點豆料省錢,讓趙期昌的馬給他們多幹點活。畢竟六家莊子隻是大致劃分了範圍,具體多少就看能開多少田,一個個都是拚了老命在開田同時,還在衛裏拉各種親友回來做助力。

宋景潤見了這架勢忍不住幹咽一口,他宋氏一族底氣最弱,為了多開田地也有這種打算,甚至也這麼做了。幸好十匹馬撥過來,才用了兩三天,看不出什麼變化。

陳明理在左,陳明心在右作為陳家代表人,兄弟互看一眼笑笑。陳家不缺馬,隨著北曲山戰事落幕,陳明理的江湖威望見漲。

在月底時,很多跑江湖的人前來投奔,如今家中人手充沛,就連馬匹都有二百多匹,根本不缺畜力,他們也更心疼畜力,都是分班使用。甚至很多馬匹養著,各家看著紅眼想借都不給借。

隨後,開始由白慶豐誦讀各家開地進度、人口多少、工具儲備,將各家數據擺出來。具體能開多少,還要等春耕結束後確定。而眼下,陳家莊發展迅速,估計能力壓餘下五家,墊底的自然是人口老幼加一起堪堪過百的宋家莊。

這些消息讓六家人聽在耳裏,急在心裏,可都已經很賣力的在開墾了,可真的沒法子加快進度。

隨後,李羨開口:“家中還有一事,是東家在北曲山一戰時廣布仁德而產生的一件事情。當時各衛損失慘重,多有傷兵無法撤歸,東家仁德收養這千餘人。而此時這批傷員多已康複,陸續前來投報東家活命之恩。具體能有多少人也無法估算,目前已有三十七人,其中十二人攜帶家眷。此事關係家中穩定,還請東家早拿主意。”

“外人?”

喬家一名幹事詫異一聲,隨即被一幫人瞪著,低下頭去。

見他低頭,趙顯不快悶哼一聲,看向趙期昌拱手:“家主,這批人懷報恩之心,自然也都是本性不惡之人。也經曆過戰事,雖是敗兵,可這也是一番難得的經曆。若操訓得當,想來這些漢子,是寧願戰死,也不會當敗兵、傷兵了。”

六家那邊丟了個大麵子,沒人敢提異議。

而陳明理搖頭反對:“下官不讚成,敗兵就是敗兵,心懷僥幸。下回上戰場,說不得又會逃避。而家中土地有數,撥給這些人耕種,會引發新舊矛盾,此事終究不美。”

劉瘸子劉宗貴就坐在陳明理身後一位,則開口:“我這粗人知曉的不多,可也知有容乃大的道理。這些漢子念東家恩情,前來報恩可見都是知恩圖報之人。東家好生收納這批漢子,今後各路好漢子,受迫於生計,也會來投奔。況且,這些漢子來自登萊各衛,家主仁厚名聲,也將傳遍登萊。此事,某劉宗貴,支持。”

趙期昌見沒人開口,甚至看向慶童,慶童也不願表態,就問:“管家,家中錢糧度支幾何?”

趙財道:“老爺,家中餘糧可再養閑漢一千,可度支三月有餘。”

“既然不缺糧,那就收納,造冊安置在莊內。”

他可是很缺勞動力的,見左右再無人提議,便道:“二月初三就是九九最後一日,初四開始,便開始正式春耕。初七日驚蟄,也望各家各處抓緊時間,莫要耽誤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