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家中會議(2 / 3)

這也是很多高門大族內部分房不分家的原因,族長隻管族裏事,比如族田打理、族學維持、祠堂修繕、族譜重修、祭祖等事。其他事情都是各房獨自應對,某一房的官員卷進大風波裏,也不會影響其他成員,除非一起被卷進去。

趙期昌也開口:“在外,就說公家的事情,以公家的事情為主,最好不要因私廢公,授人以柄。在內,在衛東這一片兒,就按照家裏的規矩來吧。”

麵對朝廷這個大體係,趙期昌這裏的小體係經不起朝廷的風浪。

當然,場麵上的話都是這麼說,實際上辦事自然還是以私事為主。說的難聽了,你不為私,低聲下氣裝孫子的去當官幹什麼?

陳明理拱手:“下官明白了。”

趙期昌頷首,隨後劉家提議春耕到夏收這一段時間免抽丁役,這是符合六家實際情況的合理要求,稍稍議了議也就通過。

其後,趙財握著冊子翻著,道:“老奴這裏有一些看不過去的事情。主家體諒六家前後撥下共七十匹馬協助春耕,而劉家、文家過度使用畜力,又心疼自家豆料未能按要求喂養馬匹。相對各家,撥付於劉家、文家的二十五匹馬掉膘嚴重。”

劉家、文家四人臉皮抽了抽,趙財繼續說:“這不是小事情,主家為各家著想是情分,不是必須如此,不欠各家什麼。而劉、文兩家不感激主家仁德,反倒因私利而不顧主家財產,這種行經讓老奴心寒。若老爺不做處置,老奴心中不服。”

官府的牛,都強製要求租戶使用耕牛時要隔兩天休息一天,還會定期檢查佃戶、平民家中的牛健康問題,出了問題都是要責罰的。

馬這東西比牛更不耐使用,而恢複起來也更麻煩。

趙期昌看向被告,仿佛法官一樣問:“管家所言,二家如何看?”

兩家四人都不好意思開口,反對事實明擺在那裏,承認的話,豈不是坐實了自私自利以怨報德的名聲?

文靖圓低聲下氣道:“家主,文家這邊實非有意,而是喂養牲畜的事情交由老幼。管家當時點出此事後,我文家也詢問了下頭,全是因未能詳細講述喂養要求而產生的誤會。”

趙財可不給文靖圓什麼麵子,是自家老爺親舅舅不假,可根本就沒管過趙家兄弟。而且文靖圓原來也隻是尋常山民,在文家內地位提升,還是看在趙期昌的麵子上的,就連大名文靖圓也是去年年尾起的。

文家想的也簡單,就是推出一個家主的舅舅來,想占主家的便宜。效果自然是很好的,文家這次分到十五匹馬。

陳家也是分到十五匹馬,可人家接受這批畜力是表示接受主家善意,實際上根本不使用,反倒養護的十分周到。

趙財端著茶碗,嗬嗬說著語氣越發嚴肅:“誤會?這可僅僅是一句誤會能說過去的,下麵喂養的人不知情可以理解。可使用畜力的人,別說也是一個個都不知情!依老奴看,分明就是為了多開田地,還不願按照要求喂食精料,擺明了吃著我趙家碗裏的,還要砸我趙家的鍋!”

劉文二家四人垂首,算是默認啞火了。

說著趙財又看向趙期昌,拱手:“老爺,如今家中初創。劉文二家如此行事,若不懲處,恐怕將來人人心存僥幸,靠著侵占主家仁德之心而聚自家之財,一處如此獲利,必然處處效仿。抱著法不責眾之心,到時群起效仿,老爺到時又該如何處置?老奴以為,當防微杜漸,懲小警大。”

常信平也開口:“家主,下官讚成管家提議。此時懲戒僅僅折損二家情麵,若拖到各家效仿時,必然損傷家中元氣、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