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利益最大化(2 / 2)

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壓了這麼好幾級。

稍稍沉吟,趙期昌有些為難的樣子:“朱公,軍職官階馬上取。下官並不在意升官與否,下官想給子孫一份鐵飯碗。若是可以,想提升世職為正千戶。”

朱應奎聽了露笑:“人之常情,三郎如此做也是穩妥之策。人活一世,不就求個聞名顯達,子孫無憂麼?不過,若是單憑此次軍功,恐難以奏效。可是,三郎送上的那春秋牌,能有奇效。”

畢竟趙期昌的指揮軍功會在明麵上讓渡給趙鼎明,趙期昌餘下的軍功隻有殺敵的首級軍功,這東西很難提升世職。

而朱應奎對別的沒把握,對這個卻把握十足,還饒有興趣的用轉折句吊了吊趙期昌。

趙期昌送給他的牌叫做春秋牌,牌麵花色以梅竹蘭菊為主,也分作四季。朱應奎給起了個好名字,叫做春秋牌。根據牌的體係,他又請人重新製造了一批更為精良,每張牌都有手繪圖案的牌,已派人送到京裏。

他對著牌可以說是愛不釋手,更是堅定心思,花了大價錢要走宮裏的關係。

衛所軍官的世職想要提升,除非軍功很大,在官麵上得到武勳柱國的正式承認。勳柱國,國之柱石,不管你原來什麼身份,若是民戶將領則賜錦衣衛世職,最低也是千戶;若是軍戶,弄個三四品世職也不困難。

另外一個方式就是得到皇帝的歡心,隨口一句話,弄個三四品世職也是很簡單的。

趙期昌聽了苦笑,拚死拚活打仗提升世職那麼困難,博得皇帝一個歡顏,就能輕鬆提升世職,實在是詭異的世道。可他又不好對這話說什麼,否則就是誹謗君上。

最關鍵的指揮軍功讓渡給趙鼎明,餘下的首級軍功也開始分配。俘虜一共三十五人,首級一百五十八枚,其中賊酋二人,大小大頭目十七人。

標營拿走八十枚,趙期昌準備給棲霞縣二十枚,餘下可供分配的有五十八枚。

這五十八枚也很快瓜分,依朱應奎的意思,讓出八枚給登州水寨參將玄成武,餘下五十枚讓趙期昌自己分配。俘虜軍功也歸登州衛,這批俘虜還要送往曆城接受詢問,估計確立軍功後,會斬首示眾。

趙期昌以為瓜分軍功最重要的分配一件事完成,也就以‘行軍幸苦不打擾休息’為由離開。

他這麼不識趣告辭,朱應奎隻能苦笑感歎:方腦殼,瓜娃子。

他都這麼放下身段為趙期昌考慮,難道趙期昌就不知道順著杆子往上爬,當夜結下師徒之誼?然後再秉燭夜談,再然後師徒協力共破巨匪?

趙期昌也想過,總覺得人家照顧他是看在劉磐的麵子上,也不覺得人家堂堂進士,登萊道員會看上他一個一心殺業的軍人。

他後世的印象裏,文官都應該是很鄙視武官的,可這是大明朝,最重軍功的大明朝,軍戶籍貫進士占總進士比例近一半的大明朝!

他始終不是士林中人,對這方麵的嗅覺並不靈敏。若是一個臉皮稍微厚一點士林中人,以他的年紀,以他在上次封山戰役中的表演,就能湊上去請求拜師。

按照上次的情形,趙期昌真硬著頭皮去拜師,請求指教以期時刻聆聽教誨,最不濟也會被朱應奎收錄為記名弟子。甚至不憑別的,就憑劉磐的麵子,朱應奎就不會拒絕一個名義上的弟子。

回歸自己的軍帳,趙期昌喊來趙普益三人,這三人也一直在等他,趙期昌又將會麵所談內容大概敘述一變。

三個人臉色都變了,趙普益更是雙眼發紅,有個道員在上麵罩著,就是一個木頭考個秀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啊!

白慶豐也是差不多神情,恨不得掐死趙期昌,扒下趙期昌的皮給自己套上,去認朱應奎這個老師。

李羨也是有些無言,他也想拜入朱應奎門下,不說人脈擴展後官場上、考場上的各種助力,光朱應奎考舉人、考進士的經驗,就能作為傳家之寶!

最關鍵的是朱應奎這個人年輕啊,才三十歲出頭一點點,認這麼一個老師,再不成器,這輩子也能在鄉裏作威作福了。

“呃……三位先生,可有不妥?”

麵對兩位年青的秀才,趙普益也一慣直不起腰杆子,私下裏甚至以末學後進自居。現在顧不得士林前輩後輩,低聲吼著:“家主啊!朱公這意思,是要收家主做學生!親傳弟子!”

白慶豐更直接,站起身對趙期昌深深拱腰拱手:“學生一向仰慕朱公,還望師兄他日提攜一二。”

李羨也站起來,拱手,笑著:“學生亦然。”

趙期昌半張著口,看向趙普益,趙普益趕緊點頭如小雞吃米:“亦然!亦然!”

讓趙鼎明升上去當門麵,將能打的趙期昌收做弟子,將來朱應奎自己督撫一地帶著趙期昌,可以說是專治各種不服!

而眼前,更是各取所需,誰都無害!

可趙期昌不識趣,似乎錯過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