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蠱惑人心(3 / 3)

眾人或看著趙期昌,或看著南邊,一個個不心動是假的。論經濟實力,這些人什麼都不是,能給趙期昌的隻有蠻橫武力。

趙期昌繼續說著:“登萊多山不假,可地也多是好地。山南、山東臨海那一片雖然更為溫潤,可年年還有風暴來襲。而咱這山北一片,氣候比不上江南、山南、山東,可沒什麼風暴作祟,論氣候比濟南府、河南、北直隸要好得多。”

登萊在朝廷看來真的是窮苦地方,此時的人不知道,天啟元年設立登萊第一任巡撫陶朗先一邊為遼東籌備軍資,一邊用渡海逃生的遼民進行大範圍的開墾,短短兩年時間官府收入可不是翻倍那麼簡單!

這個實幹家仿佛有點金手,做什麼都很來錢,自己不貪汙也不讓別人染指新田,所以他下獄了,朝野為他的案子辯論了一年多,這位實幹家便自殺了。

環視一圈,見人人都扭頭看來,趙期昌臉色一如既往的嚴肅:“根據咱初步估算,光城東區域若治好水,開發得力,光是眼下的荒地,三年後能有百萬石收入。也不是沒人看出這麼大一筆搖錢樹,而是衙門無力治水、開墾。各處各家也無力單獨開墾,此次五家聯合開荒城東,勉強才有一點底氣。”

“百萬石!”

陳明理忍不住驚呼一聲,都被這個數據嚇壞了。百萬石意味著什麼?你若是個商人給朝廷捐這麼一大筆東西,都能弄個二品衛所世職出來。隻要你會寫字,甚至不會,百萬石都能從朝廷買個狀元身份回來!

趙期昌點頭:“各處情況不同,說起來非常的複雜。龔顯,你是南人,說說江南一畝水田產量。”

龔顯有些結巴:“尋常的……一季收獲約在兩石,聽說蘇滬那邊,一畝上好水田一季能入四五石。”

趙期昌點頭:“是啊,江南人多地少,一家子十畝地可以從容精細耕作,蘇滬兩府是朝廷重賦區域,年入租糧二百多萬石,比河南一省稅糧還要高。咱北方呢?地產貧瘠,一家五六十畝,人累死累活,十畝田還不如人家兩畝。甚至聽說陝西、山西那邊不少百姓家中有田上百畝,可依舊吃不飽。不是朝廷稅重,而是產出貧瘠令人發指。”

“究其根由,在於缺水,在於人力不足無法精細耕作。”

“諸位,我蓬萊可以說是氣候溫潤多雨,也不缺人,更不缺地,隻是雨水成災,無法集合眾人之力治水罷了。若開墾的好,完全就是個小江南!”

“人人都不是瞎子,我五家做出一點成效,登州城裏的,登萊兩府的,整個山東自以為有點能耐的,都會像狼一樣撲上來。”

“咱是軍戶,手裏有刀有槍,手下也有能打的弟兄,他娘的憑啥把土地送出去?保住咱們的地,就能保住子孫三世富貴!事到臨頭各家怎麼想咱不管,反正為了這地,誰敢伸手咱屠他滿門!”

慶童直接跳下馬,跪在馬旁頓首,語氣顫抖著:“願為老爺效死!”

其他家丁紛紛上前跪下,龔顯、趙鳳祥先後下馬,陳明理也止不住內心的渴望,跪著神色猙獰,狠狠咆哮著:“願效死力!”

趙期昌勒馬在眾人麵前打轉,雙眸泛著笑意,笑著:“咱上下弟兄為的不單是自個兒,還有子孫吃喝。我趙期昌不吃獨食,稍後咱一起擬定一個章程,將這塊肉給吞了!”

“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