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準備(1 / 3)

十月十九,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

龍山所外的軍營,已開始第三日的操訓。坡上、坡下、周圍冬雪覆蓋的田地上,以百人隊為單位,分開拉練著行軍隊列。

渡過炎症發燒期的於學文拄著拐杖,站在寨口看著操練景象,頭半垂著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帳中,趙期昌手持木劍練習劍術後,翻閱劉磐帶來的舊檔資料。這是正德十四年的資料,專門研究劉六劉七兄弟造反經過、所部白衣神軍戰術的幾冊檔案。

三十幾年前這場波及數省,險些動搖統治根基的大仗影響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比如山東白蓮教元氣大損,有膽量、有心思跟著蹦躂的都被殺了。現在的白蓮教還在潛伏、休養階段,實力不足,更缺少前輩的經驗傳承。

也就是造反、打仗的經驗傳承幾乎斷絕。

這幾冊資料對現在的白蓮教而言有極大的補充意義,劉磐出身將門卻看不上這種具有實際經驗的戰例資料,他覺得趙期昌需要就順手帶了過來。

可趙期昌看完後真覺得自己不需要,說白了白衣神軍當年的戰術就是遊擊戰與對貧農的鼓動。得幸於太祖,後世人接受過成體係的造反經驗深入化教育。知道該怎麼去鼓動貧農和構建組織關係,而這正是白蓮教的精髓所在。

至於白衣神軍的戰術,趙期昌感興趣的隻是戰例推衍,還看不上白衣神軍有戰術沒戰略的路數。

幾天的時間看完,今日在帳中練完劍術,又看了一遍,就投到了火裏。

他不知道,劉磐也不知道,在劉磐拿走這幾冊舊資料後,玄成武後院的茅廁裏又多出三冊一模一樣的資料,等待著有心人。

龍山所,龔顯養病的宅子裏。

一鍋熱騰騰狗肉擺在炕桌上,龔顯和慶童麵對麵而坐,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天南地北聊得好不歡暢。

龔顯講述自己早年經曆與南方、西南風土,慶童的談資則是圍繞著自家老爺發家過程,用意很明顯。

龔顯不是軍戶出身,可他熟悉衛所內情。趙期昌此前算什麼?論經濟地位連佃戶都比不上,人家佃戶多少還有租來的土地,是穩定收入階層。

而趙期昌呢?就是個捕蛇、采藥為生的落魄戶,說的難聽了可以歸入遊手好閑不事正業的下九流行當裏。

可短短幾月時間,人家年紀雖小,可什麼都有了。正六品百戶,家中佃戶、家奴四百餘人。等山民四家建好莊子,手裏握著男女老幼兩三千號人,兩三萬畝的土地,到時該何等的闊綽!

更通過奮鬥,抓住機遇還定下一門難得的好親事。

可他龔顯呢?浪蕩了這麼多年,三十多歲的人連個婆娘都娶不起,相對於年齡能當他兒子的趙期昌,龔顯心中如何能平靜?

慶童張口閉口不離我家老爺如何如何,是什麼心思簡直寫在臉上。龔顯自然明白,他也心動啊,不是自由身的他,能有啥辦法?

一碗酒下肚,龔顯擦著下巴胡須上的酒液,搖頭晃腦:“兄弟,你這兩日不是驢肉,又是狗肉的,有話就給咱說。不為難的事情,咱自然好說話。”

慶童一愣,放下酒碗搓搓臉,抬頭笑著:“瞞不過大哥,的確有事涉及大哥。可這是我家老爺與劉爺的事情,小弟不適合多嘴。待我家老爺養好病後,我家老爺親自開口,大哥就明白了。”

龔顯皺眉,點著頭:“聽你口氣,我家老爺來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