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育陽將軍劍術(3 / 3)

其中所謂的殺招,就是不斷總結下來,最具殺傷效果的幾組劍式組合。

鬥劍打個百八十回合?根本不可能,這種鬥劍隻會養成毛病將自己弄廢了。就算友誼切磋用木劍,也是兩三招內解決。當然,這交手兩三招之前,會有更多的時間是對峙、試探。

至於搜山軍務?

就是一個笑話,漫山遍野搜一搜山洞之類的,再做些套網、陷阱弄點野味什麼的,就算完事了。

各處不斷私下推敲,都有極大的耐心等待。連朱應奎自己都不著急更不催促,衛裏難得一次吃公糧還有人報銷的機會,自然樂的安寧、長久。

夜,張茂通報了夜裏巡夜暗號後,就各自歸帳休息。

趙期昌此時與陳明理共用一個軍帳,也是儲存軍糧的大帳。

陳明理已然入睡,教人劍術是一件必須認真所以很耗精力的事情。

趙期昌則拿著一斤八兩重的木劍在帳中練著步法,所謂的八式銜接用的變招,就是步法。八個方位,每個方位演化出兩種劍式,攻守各一。比軍中精簡的刀牌手十二式還要複雜,複雜的多。

刀牌手十二式之間就進、變、守三種變化,已經是前人精簡到一種極限而不失威力的殺法,也是練法,是速成不需要多少天賦,隻需要努力鍛煉,連成本能就能用的軍中武技。

慶童端著木盤進來,看一眼打呼嚕的陳明理,又看向趙期昌,眼神泛著一種你倒黴了的神情:“老爺,張家那邊逮了些雞兔,燉了一鍋野雉菇湯,張爺差人送來一碗。”

陳明理的呼嚕聲的確是趙期昌的催命符,難以入睡才研究各種劍式精髓所在。

打了個哈欠,趙期昌指在一旁木板上,呼喊陳明理:“師兄?師兄?”

陳明理含糊應了兩聲,就是不起來,對於一個不想起來的人,趙期昌自然喊不醒。

取碗與慶童分了,兩人坐在通鋪邊,雞湯裏泡著鍋盔,趙期昌慢悠悠喝著,心思飄的很遠。

道門劍術很厲害,他見老道士練過靈蛇也就是太玄四十八式,與他見過的太極劍比較像,慢悠悠的。

龜蛇二將,龜是陽屬、火,蛇是陰屬、水。真武一脈劍術分化兩個極致,以龜命名的劍法大開大合屬於剛猛、戰場劍術,能引申出槍術,學習要求不高;蛇這一路劍法學習要求高,自然不好練。

劍術不是死的,兩種劍法就是兩種極致的總綱,是不斷發展,糅合、再精簡而成的。

武當、真武,想來是有淵源的。

可老道士言語中最推崇的還是別家劍術,如峨嵋派的拳槍劍一體武技,還有青城劍客(刺客)。

至於佛門中,少林寺的槍術也是不錯的,不過近年開始沒落,開始搞什麼以棍代槍的棍槍術,基本上是快殘了。還有拋棄所長,效仿峨眉拳槍劍一體,研究什麼拳術、劍術。

為了研究劍術,還派出兩個弟子跟在俞大猷身邊曆練。

沒錯,就是俞大猷,現在的俞大猷在江湖上可謂是功成名就。這個人在江湖上很有名,拜劍術大家李良欽為師,衛所世襲百戶,成為武舉人後擢升千戶,到處跑很受賞識就是沒機會得到實職,因為跳的太歡被責罰削職。

四年前被啟用,很受兵部尚書毛伯溫看重,派到宣大又得到宣大總督翟鵬看重,采用俞大猷的計策打贏了幾仗,便舉薦俞大猷去廣東當守備,一戰俘斬海賊三百餘,現在敘功超擢為署(代理)都督僉事。

這位三年前離開宣大路過少林寺時進去踢館成功,帶了兩個玄字輩武僧在身邊調-教。

論江湖地位,陳明理、趙期昌還與俞大猷同輩。不過一堆陳明理、趙期昌加起來,江湖上也不如混出頭的俞大猷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