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信平這邊的對峙很快以和局結束,這種對峙對體力、精力的消耗是驚人的。幹仗時是多軍種配合作戰,這種不勝不負,沒有其他軍種介入的對峙沒有任何意義。
說的難聽了,雙方老軍在戰場上遇到難纏的對手會同時放手,去找更容易拿捏的軟柿子欺負。甚至老兵油子在戰場上對陣時,一幫人就在混戰中打轉轉,遊手好閑發死人財。
“看你們都不服,我們五個,你們十五個,打一場。”
常信平提起木棍斜指甲組十五名家丁,扭頭看向趙期昌,趙期昌緩緩點頭:“打贏了的,咱有賞。”
十五名家丁齊呼一聲,抄起木製兵器,四名叉手,十一名槍手組成前六後九叉手在前的陣形,向著五名教官壓過來。
趙期昌挑眉笑笑,對著老道士探臂指向自己的宅子:“仙長,喝杯茶?”
對於結果他不看也罷,現在才是真正的操訓。馬上要去執行軍務,狠狠給甲組漲漲教訓很有必要。
狠狠給這幫人潑一瓢涼水,免得皆敵後有腦袋發熱的把命給丟了。軍隊打仗是集體工作,不是單槍匹馬個人逞能的東西。再說,這次衛裏兵馬就是過去搞封鎖,不需要接戰,屬於實兵演練。
既然是演練,做好架勢走個過場,別讓自家人白白折損就行了。
“也好。”
老道士撫須,跟著趙期昌離去。
陳明心綴在後頭邊走邊看,一步三回頭。
場中家丁陣形已在衝鋒時散架,一名高瘦家丁身姿矯健在最前,握著木棍一步兩刺壓著戚平安。
戚平安緩步退著,左臂挽著藤牌氣定閑神格擋,沒退幾步猛地踏前一步,刀牌齊出。高舉的藤牌擋住對方的木棍,斬出的木刀砍在那家丁腰腹,隔著鴛鴦戰襖,也讓這家丁疼的齜牙咧嘴。
趙大勇、趙大智依舊握著叉,兩人配合常信平將一個個忍不住而踏步上前,離開人堆的家丁鎖死,擊中。
五個教官就沒主動出擊的想法,在防禦中將一個個失去耐心的家丁打出場。演習就是這樣,永遠不是戰場。
戰場上有一什軍士能抱成團不要命向前突擊,即使打不過對方,也能造成一種極大的視覺衝擊。
那就是這一什軍士如入無人之境,所向之處無人能擋。
不是他們真的這麼厲害,而是這種不要命的架勢前,沒人願意拚命去阻擋。
一人拚命十人難敵,萬人拚命可橫行天下。
這句話不是誇張,是確確實實的東西。
一支百人軍隊接戰時,有五個人敢衝在前麵,這就是一支合格的軍隊;有十個人,這是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有二十個人,這是精銳之軍。
若有五十人,一半的人敢往前衝,那他們可以擊潰相同裝備的一千人。
如果一百人都齊心,同生共死作戰,可以舉出一些例子。如逍遙津張遼,甘寧百騎劫營,呂布麾下那幾十名驍騎。
大建製的軍隊,嶽飛的背嵬親軍、李世民的玄甲親騎就是例子。
在後世有援朝戰役中碧蹄館戰役,也就是李如鬆被包圍這一戰,這家夥帶著家丁也就是遼西鐵騎上當孤軍深入陷進層層包圍中,在不利於騎軍奔馳的狹隘地域裏被日軍數萬人包圍。
隨後各軍救援,裏外開花幾千人擊敗日軍,傷亡比明軍接近一比十。明軍傷亡還是援軍那裏的,李如鬆的家丁隊伍身陷重圍無一陣亡。可見,戰鬥意誌、配合、盔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