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也都當眾答應,形成公議,把戚繼光的心病解決。
隨後散會,一幫副千戶,占據四分之三的各種管事百戶離開。
趙期昌與張承翼出來還沒走幾步,又被戚威喊了過去。
大堂內,此時氣氛輕鬆。
戚繼光坐在上首,抬手隨意一指示意趙期昌坐,跟著進來的戚威也隨意找了個椅子懶洋洋坐下,閉目養神,響起張茂清朗聲音。
“舊馬營撤銷戍堡建製,中所多出這個建製不用也就白瞎了。咱的意思就是提升白石火墩為戍堡,將八角嘴火墩歸入白石堡。”
張茂在衛裏集議時話語權低於所僉事,可實際上卻是衛裏戚繼光下麵第一人。就憑張茂是操守官,就憑張茂手裏握著四家湊集的三百實打實捕倭軍。
扭頭看一眼趙期昌,張茂繼續說:“白石墩提為戍堡,原因有以下三個,第一是白石墩當年重建時就是依著戍堡規格建立,可以節省衛裏錢糧;其二,白石墩地控險要,加強這裏守軍軍力理所當然;第三,白石墩隸屬於蘆洋百戶寨堡,距離遙遠,實際又貼近劉家旺戍堡,軍情、調動不變。析盧洋寨百戶寨為兩個百戶寨,足以防備本衛腹心。”
戚繼光緩緩點頭:“白石墩那裏,本官也見了,升格為戍堡是形勢所使然。畢竟衛裏錢糧不充,另建戍堡力有不逮。若不建,一個戍堡空著,都司府責問起來的確不好交代。”
一名所僉事開口,笑著,目光探索戚繼光反應:“舊馬營戍堡撤編,是都司府的意思,重建一個戍堡,都司府那裏也好說話。一個戍堡重建,成本也在七百石到一千石之間。升格白石墩,衛裏大夥都知道白石墩是現有的格局,可都司府不知道。這重建白石墩戍堡一事,或許大有可為。”
其他所僉事一個個撫須沉吟,都在等戚繼光開口。趙期昌自然反應過來,不是自己運氣好被衛裏看重,而是白石墩運氣好,運營的好,衛裏能扣下給都司府的近千石糧食。
守軍與墩軍待遇是不一樣,墩軍還要繳稅,守軍繳的比墩軍少,同時守軍編製更大。衛裏收上來的錢糧除了部分支用在,還有將多餘的運輸到都司府。
所以都司府自然不喜歡看到下麵衛裏有太多的戍堡編製,這都是占錢糧度支的項目。他們最喜歡的自然是墩軍、屯軍編製。
所以沒有更上一級的命令,衛裏就別想新建戍堡編製,就是改換編製也不是容易事。現在都司府要撤舊馬營戍堡編製,是都司府對不起衛裏,衛裏轉移編製到軍事意義更重要的白石墩建立新的戍堡建製,都司府也不會說什麼。
反正衛裏上繳的錢糧是公款,都司府隻是握著使用權,甚至還要服從巡撫衙門的決議,由巡撫衙門度支錢糧。衛裏隻要名義正當,摳出近千石的工程支用,似乎不難?
戚繼光皺眉,見下麵一個個眼睛發亮等著他,緩緩說:“事情不能做的太過,白石墩升格修建戍堡,所耗錢糧以八百石為限。其中本官要度支四百石用作練軍,也算公用。餘下的,各家看著分配。”
戚繼光是個能變通的人,這一點不需要解釋。
眾人釋然,人人喜悅,趙鼎明作為中所僉事,當即表示會做一份經得起推敲的工程預算。戚繼光還要拿著這份預算去找朱應奎,這裏通過後再去都司府請求批準。
實際上,因為都司府欠衛裏的,也就是過去走走過場,就是報備一下。
至於朱應奎那裏是否通過,戚繼光也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