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搶班奪權之水到渠成(2 / 3)

其實最適合做市肆的地方是北城外,北城沿海就是蓬萊八景,遊人眾多又有碼頭方便貨物轉運。可如今海禁,登州水城就在北城外,這一片如今是禁地,隻能打南城外舊馬營的主意。

戚繼光緩緩點著頭:“此事換個步驟,的確有商議的餘地。暫且押後,稍後再議。幾位所僉事這兩日就留在城中,方便與縣衙門溝通,變通。”

舊馬營戍堡撤編一事,從他上任開始就是一件煩心事,原則上來說這東西撤編後的確利於府城發展,可損害的是衛裏的利益。

其後討論的是蒙山田啟業招安後安置問題,這其中左右、前三個千戶所不關心。因為他攤派的差事是組建班軍番上京畿,給朱應奎這個道員十個膽子,也不敢把田啟業部編入這三個所。

這三個所人力不足,也會花錢拉其他所的軍戶頂上去,外人就別想進去,出了意外其中風險實在是太大。

否則田啟業部充作班軍番上京畿,惹出禍患來,朱應奎這個登萊兩府第一人,絕對會死的連渣都剩不下。武官犯錯常常罪不至死,還有剝奪官職允許前線帶兵戴罪立功的說法;至於文官管你軍戶進士還是民戶進士,大明皇帝殺文官就跟殺狗一樣。

城西那兩個所也不可能,這是通往萊州府濰縣,進而與濟南府相接的主要道路。田啟業部賊心不死手癢癢再做下一筆買賣,追究責任就是衛裏的責任。

南部山區也不可能,田啟業部剛從山裏出來,再安排到中左千戶這一片,豈不是擺明了逼田啟業部重操舊業?

所以唯一能安置田啟業部的隻有前千戶所和中千戶所,幾乎沒有任何異議,田啟業部劃歸到中千戶所。

看的趙期昌有些傻眼,衛衙門政通人和效率之高高的有些不可思議。這擺明要割中所各家肉的命令,怎麼就沒一個人有異議?

他扭頭看一旁張承翼,低聲詢問:“世兄,田啟業部安置,是不是有些草率?”

張承翼咧嘴笑笑,探頭過來低聲道:“中所三十年前,有一家姓田的副千戶。田啟業招安,朱道員也隻能往咱登州衛安置。此前種種,權當不知。”

咽了一口唾沫,趙期昌明白了,田啟業這哪是招安,分明是混出頭準備回老家過安穩日子。

張承翼繼續說:“都說今年倭寇會來,田啟業部並入中所,衛裏八百捕倭軍也就有了一戰之力。”

口風一轉,張承翼低聲哂笑:“倭寇這殺千刀的東西,誰他娘知道會啥時候來?這事傳的有鼻子有眼,家裏老漢推敲,覺得是田啟業放出的風聲,為的就是招安順利。”

挑眉,趙期昌微微搖頭:“都是一幫子人精,你我兄弟還有的學。”

張承翼摸摸鼻子:“慢慢來,活到老學到老……”

坐正身子,也不再言語。

兩人短短談話間,議事的那些人就將八百捕倭軍的坑給填上了。其中有三百人已經陸續集中在城東中千戶所校場,歸戚繼光直屬;張茂承擔三百兵役坐鎮備倭城,防守衛東區域。還有二百缺額,則由田啟業部充任。

而實際上的捕倭軍八百編製(福利)依舊分散在各家與中千戶所各軍官手裏,其中張茂這邊的三百人是實打實的三百捕倭軍,由張、趙、劉、王各家湊集。

戚繼光手裏的三百人,都是八個所各家分攤湊上來,多是軍餘。為的是用這三百人做場麵給城中士紳看,方便撈取第二次資軍錢糧。

戚繼光自然要卯足勁操訓這三百人,最怕的是練好這三百人,轉眼就被各處眼紅抽走。所以這場會議中,戚繼光再三重申,這三百人三年內不能擅離,否則以逃軍論處。

這三百人平均下去每個百戶所分攤四人以及其操訓錢糧用度,這類錢糧用度也是光明正大的路子,可以走捕倭軍部分公款,實際支出也不大。為的就是撈取後續的資軍錢糧,也有拚湊武力,威懾府裏士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