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建莊籌劃(2 / 3)

趙祿摸摸自己下巴泛白的胡須,沉吟思考:“老爺,沒有院牆說不過去。”

趙期昌輕哼:“都是家生子,要哪門子的院牆?難不成,人人都存著分家的心思?”

見他神情不快,趙祿咽了一口唾沫,看著自家小老爺:“可三百戶家生子……這著實駭人聽聞。”

總感覺自己老爺的規劃不切實際,這地方偏僻,修好莊子也不見得能招滿人口。招滿了,又拿什麼去養?

這是家生子,不是佃戶。佃戶的話,土地租出去,房子租出去,到時候按期收租子就行了,誰管你死活。

“我自有分寸,院牆先不修,後麵再說。”

趙期昌說罷卷起草紙,塞入背上竹筒,都是他的財產,他自然有權做主。

宅基地規劃打樁是死工程,交給下麵人就行了。

趙期昌還有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規劃水渠。

紅石山上有泉溪,選一條最便捷的路線修建水渠引入莊中、再排入護城河,然後才是順著另一條渠道灌溉田地。

站在小山坡上,趙期昌不得不皺眉,山溪就在這座小山坡後麵,山坡前麵將是他的宅院。

他的宅院稍高各處,依著山修建,可以俯觀各處。

這座山包上,隔著一座小山就是八角嘴火墩。

趙財、慶童站在他身邊,趙財看著一山之隔的泉溪,道:“老爺,要不堵了山溝修一座石壩。一來可以蓄水,二來水位抬升,就能直接引入莊中。”

紅石山,顧名思義有很多的石頭。

泉溪看著小小,可下雨後水位暴漲,硬是在兩山之間衝刷出一條被植被掩蓋的山溝。

趙期昌撿起一塊小石子在一旁平整岩石上劃了劃,出現一道道白痕,就開始計算石壩所需的土方。衝刷的小溝好填,從兩邊將大、小石頭推下去就能填築。關鍵還在於石壩高度,有足夠的高度才能把水蓄住,同樣的牢固問題也很重要。

畢竟下雨後,石壩承受不住,那可就白瞎了前期功夫。

兩山之間是個倒梯形,好在不是很寬,底部也就五六步:“慶童……”

趙期昌打發慶童拔高三丈測量兩山之間的寬度,不到十五步。厚度可以增到六步也就是三丈。

土方量並不大,看兩山上的石頭足夠完成這個工程。

趙期昌道:“修壩高六步,厚六步。這樣工程量不大,同時開挖一條渠道引水。一增一減,就能取水。”

趙財眯眼,思索用意,語氣不確定:“老爺的意思是修壩為的是蓄水,引水的關鍵在於挖渠?”

趙期昌點頭指著泉溪上遊:“是,修壩過高第一是工程費時費力同時越高,也就越不牢固。況且,管家看上頭,修的高了這水可就倒灌回去了。”

趙財低頭看一眼近乎是一整塊大石的腳下,道:“老爺,這岩石上挖渠,恐怕不比修壩輕鬆。”

趙期昌反倒笑了:“這反倒是容易事,看著是一整塊大石構成的山,可這是頁岩。可能很早時期地龍翻身造成的,管家看各處山壁,這頁岩都是豎直突出。所以這挖渠,反倒真真是簡單活計。”

趙財舉目望去,不遠處山頂是八角嘴火墩,火墩下麵就是峭壁,一塊塊的暗黃色泛紅的岩石像紙一樣貼在峭壁上,多有風蝕、破碎的痕跡。

“水壩抬高六步,再向下挖六步,這水就能出來。”

趙期昌在大石上畫的潦草,隻有他能看明白的工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