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朱應奎(1 / 2)

八月十九這日,趙期昌一大早就坐在白石墩東北角的礁石堆裏,身上裹著棉被,看著日出,臉色發白。

他拉肚子了,應該是第一次吃羊肉導致的。

半夜奔波幾次,索性披著被子,拿著草紙來東北角突出部看海,等日出。

此時登州城趙鼎明等一幫千戶跑基層,張承甲兩口子也收拾行李準備來白石墩,也有一輛馬車,在數名青衫健騎護衛下,從東門而出。

捂著小腹,孫孟娘也是小臉蛋發白,挪著小碎步來到光滑橢圓表麵的大石上,剛剛蹲下就聽到趙期昌肚子咕咕響,兩眼瞅向趙期昌。

趙期昌陰著臉手腳並用爬回去,滑下大石跑了幾步,然後板著臉爬到石頭上,蒼白的麵容被金輝色晨光染成金色。

歪頭看一眼冷的發顫的孫孟娘,趙期昌抿抿發白的嘴唇道:“孟娘,進來。”

孫孟娘看著打開的被角,挪了進去,披著被子兩個人看海,孫孟娘完全看不出這東西有什麼好:“老爺,該開田了。”

“你休息,就這模樣,也幹不了活計。”

趙期昌雙手縮在一起,看著泛著暗金色的海麵:“蓬萊仙景,海市蜃樓……”

每年都有那麼幾次海市蜃樓發生,趙期昌也見了幾次,繼續低聲聲音虛弱:“人這輩子太忙,看看景致,也是不錯的消遣。”

孫孟娘縮在被子裏,雙手捏著衣角,對趙期昌露出一個恬淡笑容:“老爺想得多,婢子想不了那麼多,也就看不出景致有什麼好。”

趙期昌挑眉:“春暖花開,麵朝大海,建一座小城,百餘戶人家,牛馬成群……這就是咱六年前想過的日子,有吃有喝,逍遙自在。”

孫孟娘詫異看一眼趙期昌,雖然墩裏都認為自家老爺神異,沒想到還這麼神異。看著趙期昌側臉,不似胡話。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趙期昌雖然年幼,可家中收來的佃戶不覺得有問題,隻要住的安穩,頓頓有飯吃。大房兩次撥來的家丁一衝,更顯得穩定。

“四年前,咱就想著與三個弟弟過上溫飽不愁的日子,咱這個做兄長又做父親的,再給一人弄一個婆娘、家業也就完事、安心了。”

“然後,老六病死,房子抵押變賣。流落街頭時,咱就想明白了,春暖花開的日子或許有,但絕不安穩。等了三年,為的就是襲職吃皇糧。這個機會,咱拿到了……”

“孟娘,你看那海鳥,晝夜不歇在捕食海魚,築巢育雛,日日如此年年如此。人也是如此勞頓,要為生活奔波。現在,咱想過更好的日子,這樣辛勤是換不來咱想過的日子的。隻能如先祖一樣,披堅執銳,殺無數的賊子,獲取朝廷的賞賜。”

孫孟娘搖晃著腦袋,雙目盯著一隻海鳥:“老爺想過的好日子,就是李家大郎說的那樣頓頓山珍海味?山珍海味是什麼,婢子沒見過。所裏說書的老先生常說,到底是什麼,婢子不知道。老爺?”

扭頭,雙目看著趙期昌。

趙期昌努嘴:“山珍……人參燕窩燉的湯,香菇木耳熊掌猴腦,什麼東西稀奇,那就是山珍。海味也是這樣,越難得的東西,咱越想要。”

說著,趙期昌搖頭露笑:“可咱昨夜第一回吃羊肉,就吃壞了肚子……”

孫孟娘也跟著笑了起來,抿著薄薄下唇:“羊肉好吃,婢子七八歲時,家裏年景好。去樂安祖祠時,有位宗家姐姐,給了婢子一塊夾著蜜的餅。蜜,應該比老爺說的山珍好吃。”

她理解人參熊掌和猴腦是什麼,就是想不明白燕窩有什麼好吃的。燕子銜泥壘砌的土窩子,怎麼能吃?

“或許吧,等那位姓朱的兵備老爺稽查完衛裏後,咱帶你去萊山。那有一戶姓王的養蜂人家,月底前是殺蜂的時節。咱買些蜜,也討要幾箱蜂,這樣以後墩裏就能吃蜜了。”

還以為是因為自己,孫孟娘雙目眯成月牙,閃閃發光。

旭日高升,陽光也溫暖起來,兩個人臉色也逐漸紅潤起來。

趙期昌則閉目籌劃,白石墩百廢待興。能開三十頃田,除了原來的五六頃熟田外,其他的新田第一年產量可以說是不需要抱多大希望。

所以新開田地這二十四頃地,新開之時種植蘿卜、大白菜,能收獲多少算多少;來年不種糧食,種油菜花育肥養土。

蓬萊冬季並不寒冷,油菜花可以播種更早,在正月末二月初左右開花。收割後,可以再種植一茬油菜花,或小麥。

種植油菜花是預定方案,如果種植,趙期昌自然不介意撥出一戶人家專司養蜂。

現在一邊開田,一邊操訓,也在等大房的消息。大房會弄來各種果樹的枝條進行插扡種植,還有趙期昌急需的苜蓿種子。

中左千戶所,下麵百戶所動員來的三百號人,千戶所各處湊集的人,一共五百人站在校場,身上穿的、手裏拿的家夥走完過場,還要運到其他地方充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