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麻煩事(2 / 2)

趙期昌實在是缺資金、糧食、人力,以及開荒的耕牛,這些東西大房都有,隻有把地開了,才能徹底堵住別人的嘴。

看著趙財,趙期昌道:“明日一早,管家持咱書信、公函拜訪大房,將咱的意思帶過去。”

見趙期昌沉吟思考,趙財也知道大房此時繼續資助的重要性,就擔心自家小老爺舍不得放血,拱手:“還請老爺明示。”

抿嘴,趙期昌道:“白石墩這邊,真不能吃獨食。答應衛裏的十頃田就要做到,如此戚掌印那裏更好說話。故而,咱預期的攏共三十頃,十頃是軍田不能動。餘下二十頃,咱割出五頃地給大房,兄長喜歡那一片地,咱就割那一片。”

五百畝地不少了,從大房過來的趙財知道大房發展的困難是什麼。是城池周邊已經沒有荒地可以開墾了,走不了開墾的路子。又沒有其他大本錢在城裏搞買賣,雖有小錢過的體麵,也隻能這麼不上不下過日子。

白石墩隻是一個起點罷了,趙期昌的目標是成家前攢出一支衝的快,也轉進的快的馬隊。這個目標才是目前的核心,土地是供養馬隊的存在,隻要不妨礙最終目標,微末枝節上虧損也不算事。

畢竟,他是白手起家,短板太多。補平短板需要時間,而他最缺的就是時間。

“公函也請大兄過目一番,若是大兄瞅的上這五百畝地,還請大兄代咱與戚掌印打交道,將事情定下來。”

趙財應下,心中感歎祖宗庇佑,老趙家出了這麼一個神童,以後真要發達了。

次日,趙鼎明派出家丁幫助慶童從糧店運糧,畢竟五十石糧食也不是小數目。讓沿途一些強橫的宗族劫了去,又是一起麻煩事。

當夜,趙鼎明攜禮拜訪戚繼光。

五百畝地,讓趙鼎明心中熱切,欣喜老三會做人識大節,自然渾身充滿幹勁,要將白石墩的轄地徹底確立下來。

戚繼光聽及來意,看了趙期昌的公函,也愣了:“難怪……”

他也才是剛知道白石墩的事情,想明白了白石墩墩軍從三名增幅到十五名的曆史根由。

此前他根本就不知道白石墩的底細,因為白石墩相對於他這個一出山就管著八個千戶所的衛僉事來說,實在是太小了。

他隻知道沿海火墩是方圓兩裏轄地,計算下來也就十頃軍田撐死了。而且,計算上來說也是能對上的,一名墩軍就是一家軍戶,有田五十畝。十五戶,也就七百五十畝。方圓兩裏之地,養十五家軍戶不難。所以,白石墩高出的人數,也沒有讓他往深去想。

別說他這個新任的衛僉事,就連趙鼎明這個中千戶所的副千戶也不知道白石墩的事情。因為這地方不安全,又荒僻,誰吃飽了撐的會去白石墩溜達?

趙期昌的胃口不小,但還能記得十頃軍田,舊事重提就讓戚繼光欣慰。

卻沒有當場答應下來:“趙副千戶也應該知道,這是中千戶所的內部事。白石墩轄區在此前擴大,必有擴大的原因。到底能不能將白石墩轄地確立下來,本官還要尋黃僉事議議。免得,其中生出什麼誤會。”

戚繼光沒有當場答應,也沒有當場拒絕,趙鼎明自然是滿意而歸。

事情很明顯擺在那裏,白石墩太危險,沒人願意搭理。又擔心倭寇登岸時從自己的轄區通過,就各自退了一裏,將白石墩轄區變大。轄區增幅與墩軍增幅對得上,也合情合理。

為的就是避免倭寇進入自己轄區,給自己惹麻煩。尤其是劉家旺百戶所,這地方有守軍,小股倭寇出現不能像火墩那樣放把火點燃烽火就完事,還要出去打一下。自然,倭寇不在自己轄區,那就不幹他們事了。

戚繼光雖然管著登州衛,可衛裏有衛裏的規矩。這件事中千戶所自己看著辦,要麼恢複原有轄區劃分,要麼將眼前轄地分配方式正式通報衛衙門,戚繼光再順理成章來確認這件事情。

否則等以後開出三十頃地來,衛裏各家又要指指點點說他戚繼光的徇私偏袒等等不好聽的話。

上麵一句話,下麵跑斷腿。

次日黃允良跑到備倭城,將自家當值的家丁喊上,恨不得再拉一些人,這才猶猶豫豫,心懷鬱悶上路趕往白石墩,心裏罵死了趙期昌。

以為趙期昌向戚繼光告黑狀,的確白石墩這個百戶的位置有些坑,可所裏也沒法子不是?

擔心趙期昌借口轄區不符合規矩鬧事情不幹,到時候才是真正的麻煩事情。隻能去安撫住這個小混蛋,否則現有的轄區重新變更,整個中千戶所就亂套了。

再說,實職百戶與賦閑百戶的福利差別整整是一倍差距,從世襲小旗一步變成百戶,還有什麼不好知足的?

氣鼓鼓趕赴白石墩,黃允良不會拿自家錢來安撫趙期昌,更不願意得罪所裏各家湊錢來安撫趙期昌,更不想破壞現有規矩。他隻帶來了一張嘴,以及全副武裝的十名家丁以作威懾。

說不服你,就打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