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期昌抱拳一禮,露笑笑的的確開懷。起碼,陳明心不像其他首次見的人那樣,嫌棄他臉上的蜈蚣大疤。
拍拍趙期昌肩膀,陳明心哈哈大笑:“好兄弟,這就對了!”
山上一處竹樓前平地周邊,幾名少年砍著竹木,陳明心為他們介紹趙期昌,趙期昌也勉強記住這幫陳家少年,相互拱手見禮。
竹樓前,趙期昌按著陳明心的吩咐舉著石鎖,陳明心麵容此刻嚴肅,看著趙期昌向越重的石鎖挑戰道:“三郎兄弟雙臂約有五十斤力道,甚是難得。更難得的是雙臂力道均衡,且手臂修長,確是練弓的好苗子。”
這趙期昌雖然瘦,也年歲不大,可偏偏力道已經達到十四五少年的水準。陳明心緩緩點著頭,大概明白了青陽老道士為什麼打發趙期昌來求弓。
他三兄陳明理隻是俗家弟子未得真傳,想介紹他去學藝,被青陽老道士驗了驗就打發了。
如今江湖上,武技最強的還在於道門,在峨眉。峨眉的槍術、拳術都是剛猛軍中路子,而北極玄武一脈最強的是劍術,隻比青城差一截。
劍術通神,則百兵皆通。劍術演化出來的長兵器武技,才是陳家所眼饞的。
如今衛所軍不行了,朝廷施行募兵。各地都有特長兵種,山東的特色募兵是長杆槍兵,募兵時也多招槍術過人之輩。
見趙期昌雙臂合力舉起六十斤石鎖後,又勉強雙臂各舉起三十斤石鎖,陳明心收起心事急忙打斷,練武是不能強來的,弄傷了身子就徹底完了。
領著趙期昌登上竹樓,二樓。
一張張弓臂掛在竹架上通風,陳明心道:“我陳家是匠戶,每年要上繳都司府三十張強弓。這製弓需要兩三年的時間,還要看氣候變化,故而囤積的弓多了些。兄弟此時用五鬥弓過強,而四鬥弓又不足,有些難辦。”
弓上的鬥,就是糧食計量的體積單位鬥,一張弓製好弓弦懸掛糧食測試拉力。六鬥弓,就是強弓的範疇,也是軍用最低標準。
努嘴片刻,眨眨眼睛陳明心繼續說:“這樣吧,一張四鬥櫸木硬弓,一張五鬥竹木軟弓。如此,咱也好向三兄交代,兩全齊美。”
趙期昌也笑了:“兄長厚愛,這讓小弟如何是好?”
“成了,你這人就是客套,來選選看。”
領著趙期昌走到一排竹架前,陳明心指著說:“兄弟挑一張合眼的,再從次排選一張,咱去準備弓弦等物。”
櫸木,木質堅硬不失韌性,又被稱作南榆。
一張張弓裹著細麻繩,趙期昌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就隨手取了一張。第二排是竹木軟弓,弓身較粗也長,趙期昌拿了一張看著最為勻稱的。
樓下,陳明心教授趙期昌弓的保養,及上弦、調整等等常識,還在外麵試射了幾箭驗了驗弓。
其中竹木五鬥長梢軟弓是練力氣的訓練用弓,四鬥短梢櫸木硬弓是戰鬥所用。所以某人能拉兩石強弓,是指這人力氣大到可以拉開,而不是指能用兩石強弓戰鬥。這與練武時用七八十斤兵器,戰鬥時才一二十斤一個道理。
牛筋弓弦各一條,麻繩弓弦各三條,牛皮扳指三副,步射軟弓所用長箭二十枚,硬弓用箭稍短,畢竟是騎射用弓是三十枚。
都是尋常箭簇,陳明心又跑回去拿出十枚兩種箭簇交給趙期昌,指著一種箭簇是月牙鏟狀的箭簇說:“這是破繩月牙箭,其實單用效果也不如何好,是軍中所用;這種重箭軍中稱之為將軍箭,也被叫做虎頭破甲箭。兩種箭簇軍中常備,兄弟有意武舉,到時弓自備,箭由上頭發,多學幾種箭的射法,沒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