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再出擊
我們的眼睛隻為獵物而長,正是這雙被人類稱為“慧眼”的眼睛,讓我們狼族在物競天擇的大自然中成為食物鏈的終端者之一。我們以狼群獨有的眼光審時度勢,一生都在觀察獵物、追逐獵物。我們要為每次獵捕做好最充分的準備,以便保證每次出擊都能獲取最大的勝利。
第一節 知己知彼,把握機遇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在狼的世界裏,這也成了它們的生存法則之一,這使它們在捕獲獵物時,做出了更多的準備。
狼在每次獵取的時候,都會去了解對手。觀察、探究獵物生活的習性,並以自己的方式記住獵物許多細微的特征。獵捕時,狼群在一般情況下都要跟蹤觀察獵物很多天,直到將這些獵物的習慣都弄清楚了,它們才會尋找最佳的時機進行獵捕。
狼捕捉羚羊並不是看到羚羊直接就撲上去,如果那樣的話,狼一隻羚羊也捉不住,因為羚羊奔跑的速度比狼更快。那狼是怎樣捕捉羚羊的呢?狼有超強的洞察力,狼發現羚羊群後,會躲在遠處靜靜地觀察,哪隻羚羊最瘦弱?哪隻羚羊腿有殘疾?哪隻羚羊容易離開羊群?在沒有詳細地了解和準確地把握之前,狼絕不會輕易下手,所以有時候狼一觀察就是幾天。通過狼的認真觀察,最終選準攻擊目標,群狼同時對同一目標發起攻擊。
經動物學家研究發現,狼對不同的獵物會采取不同的捕捉方式。可以說,在自然界生存法則中,狼不僅對獵物形成了知己知彼的捕捉策略,在與人類的周旋中,狼對人的捕獵方法也盡數了解。
據說,有位富翁在非洲叢林狩獵,經過3個晝夜的周旋,一匹狼成了他的目標。
捕獵時,這匹狼被追到了一個近似於“丁”字的岔道上,正前方是迎麵包抄過來的向導,他也端著一把槍,狼正是腹背受敵。此時,狼還有一條岔道可以逃生,但是它沒有這樣做,而是迎著向導的槍口撲去,希望奪路求生。
狼的這一舉動使富翁陷入了沉思:狼為什麼沒有選擇岔路逃生?難道那條岔道比這槍口還危險?麵對富翁的疑惑,經驗豐富的向導說出了事情的原委:埃托沙的狼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它們知道隻要奪路成功,就有生的希望,而選擇沒有獵槍的岔道,必定死路一條,因為那條看似平坦的路上必有陷阱,這是它們在長期與獵人周旋中悟出的道理。
聽了向導的話,富翁震驚之餘,若有所思:因為除了人,他從不認為有任何一種動物能如此了解對手的情況,而這一切就剛剛發生在自己的麵前。
這已不是他第一次來這裏狩獵了,可是從來沒像這一次給他如此大的觸動。過去,他曾捕獲過無數的獵物,斑馬、小牛、羚羊、鬣狗甚至獅子,這些獵物在營地大多被當做美餐,當天分而食之,然而這匹狼卻讓他產生了“讓它繼續活著”的念頭。
在向導準備剝下狼皮的時候,富翁問道:你認為這匹狼還能活嗎?
向導點了點頭。
於是,富翁打開隨身攜帶的通信設備,叫來了一架直升機,直飛500公裏外的一家醫院。
殘酷的生存環境使狼認清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它們知道在自然界裏隻有全方位地了解獵取對象的習性,才能抓準出擊的最佳角度和時機。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知己知彼是為成功做準備的過程,把握機遇卻是鑄就成功的轉接點,正是萬事俱備等東風。
東漢末年,曹操率兵南下。他要進攻劉備和孫權的聯軍,大都督周瑜決定給曹軍來個火燒赤壁的突襲,因為曹軍多為北方人,不習水性,而曹軍的船是用鎖鏈鎖在一起的,隻要風助火大,曹軍必定傷亡慘重。當一切準備就緒時,周瑜才意識到火燒赤壁需要借助東風才能取得成功。而當時刮的是西北風,哪裏來得東南風呢?為此,周瑜愁眉緊鎖。
而諸葛亮猜透了他的心事,當即給他寫下了16字藥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周瑜忙向諸葛亮請教辦法。諸葛亮這位大軍師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他事先已經對天象進行了觀察,知道哪幾天內會刮東南風,就說自己能用法術借來東南風。後來,果然刮起了東南風,使火燒赤壁之戰大獲全勝,致使曹軍大敗而歸。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為每個成功的人,他的成功並非是偶然,隻有做出了充分的準備,才有機會抓住降臨的機遇。
日本本田汽車公司,為把自己的小型摩托車打入美國市場,營銷人員費盡心思,盡管想了很多營銷方式,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於是,這個問題就引起了本田公司的重視。隨後,這些營銷人員對美國人的心理進行了深入調查。原來,美國人有追求怪誕的傾向。
隨後,本田公司根據營銷人員的調查結果,別出心裁地製作了一則廣告:一串串荒誕不經、莫名其妙的字符在熒光屏上閃現,並閃電般地變換著。諸如“狗有思想嗎?”、“我長得醜嗎?”等,這些字符強烈地刺激著美國人的神經,讓他們如在雲裏霧裏,對本田的廣告完全是應接不暇。同時,與畫麵相配的聲音也是千奇百怪,猛烈地衝擊著這些美國人的耳膜,讓這些美國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鮮刺激。
而在這則廣告即將結束的時候,有一句擲地有聲的話:最新型的本田五十型摩托車即使尚未盡善盡美,但它也絕對不會有什麼問題。
正是這則廣告找準了美國人的胃口。本田公司的營銷策劃人員把雜亂無章的詞句、圖像、聲音毫無目的地排列在一起,打造出廣告極其荒誕的氛圍,給美國人以強烈的刺激,而吸引了眾多美國人的關注。這一舉動不僅擴大了本田公司在美國的知名度,而且立即打開了銷路,使本田摩托車迅速占領了美國市場。
其實,“知己知彼”是“把握機遇”的前提條件,隻有對雙方的情況一目了然,才能做到營銷的胸有成竹,也才可能捕捉到更佳的營銷商機。這樣才能使營銷活動找到更適宜的突破口,才能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的成功。
而“知己知彼”的最高境界就是做一個百問不倒的營銷人。所謂百問不倒就是不論客戶有什麼問題,你都能對答如流,而且能夠讓客戶滿意。你能做到嗎?我也做不到!否則我們就是神仙了!但我們要做到6個方麵百問不倒:
1.關於你的企業百問不倒
2.關於你的產品百問不倒
3.關於競爭對手百問不倒
4.關於所在行業百問不倒
5.關於客戶需求百問不倒
6.關於人生百態百問不倒
做到前5點厲害嗎?一點都不厲害。因為你能做到,你的競爭對手可能也能做到,厲害的是你做到第6點,成為客戶的人生導師。十幾年的營銷生涯中我一直在做好前5點的基礎上追求做到第6點,為了與客戶能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我業餘時間不但研究軍事、文學、音樂、建築、美術、體育等方麵的知識,還深入研究養生保健、夫妻關係、子女教育、投資理財等方麵的知識,為的是在生意之外能夠幫助客戶。我在做業務的過程中經常為客戶舉辦“望子成龍,育女成鳳——卓越的家庭教育與子女成長”演講,幫助客戶子女健康成長,提高學習成績。最讓我感動的是我福建的一個客戶因我的幫助,他13歲的孩子從學校倒數第一的成績,一下前進了100名,從超級厭學到超級愛學,從與家人關係超級鬆散和緊張到超級親密和感恩,半年時間孩子成績進入班組前10名。客戶感動地說:我就是不做生意,錢一輩子也花不完,與你做生意我不圖賺多少錢,你讓我的孩子有了今天的成績,這比再多的錢都有價值,不論什麼時候我都要與你做生意!
如果你能夠為客戶的人生答疑解惑,成為客戶的人生導師,你還怕客戶不忠誠於你嗎?還怕沒有生意做嗎?當然做到這點真不容易,但如果你願意去努力,其實一點也不難。這個世界根本沒有難事,難與不難都是由你的看法和做法決定的。
營銷人員要了解客戶的哪些內容呢?營銷人員在做市場調查時一定要最大限度地了解客戶的相關信息,尤其是企業客戶。在這方麵我進行了總結,供大家參考。
知識鏈接:營銷人員必備的客戶信息調研表格
我在做營銷谘詢時,曾為某化工原料銷售型企業做過一套客戶信息調研表格,我要求他們要像做特工一樣做客戶信息調研,在我的督導下,客戶的營銷人員使用這套表格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這裏與大家分享:
第二節 用好奇心培養良好的洞察力
在生物界,除了人以外,動物中最具有好奇心的就屬狼了。狼總是對自己的生存環境充滿了好奇,它們會豎起自己靈敏的耳朵,傾聽自然界的每一種聲音,它們也會用炯炯有神的眼睛洞察著周圍的一切,並且眼中時刻透出躍躍欲試的鋒芒。
好奇營造挑戰,正是狼族對世界的好奇,才使它們的種族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延續。好奇心造就了它們對生存環境有了敏銳的洞察力,使它們能夠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練就了生存下來的能力。
狼對自然界的萬事萬物總是傾向於親身體驗和研究,它從不會認為其是理所當然地存在於世間。
據一位長年在阿拉斯加地區進行研究工作的人說,狼族當時對他充滿了好奇心,將其當成觀察的對象了。
在一次材料搜集過程中,這位工作者不得不在寒冷的野外奔波於不同的觀測站之間進行工作。當他從雪橇車上下來,準備搜集資料時,卻有一種強烈地被“跟蹤”的感覺。瞬間,恐懼感傳遍全身,嚇得他直冒冷汗。他強製自己回頭觀看,原來在他身後那片小樹林裏,真的有五六隻狼正在凝視他。
在荒漠的原野,一人多狼對峙著,絕對令人畏懼。這位工作者最後選擇離開,當他的雪橇車駛離現場的時候,回頭張望狼群,它們依然站立在原地凝視著他離去。
他的雪橇車飛馳了好幾英裏之後,到達另一個觀測站時,那種感覺又一次地“襲擊”了他,使他動彈不得。他回頭看時,沒錯!它們全在,他清楚地看到了它們。它們就像荒野裏的望遠鏡,時刻關注著這位野外工作者。這樣的場景在一整天裏重複著出現,直到一天全部的工作結束,返回基地帳篷為止。
這位工作者說,在一整天裏,狼群充分顯露了它們對他以及雪橇車的好奇,因為它們沒有表現出任何威脅性和進攻性的行為,它們隻在遠處眺望、凝視著他及雪橇車。
狼群出於好奇,在群體之間也會進行各種嬉戲活動。它們時而設陷襲擊玩伴,時而相互扭打。從這種活動中它們不僅提高了獵食的技能,也加強了狼群的集體洞察力。
其實在人類社會中,凡是對所有事物都保持一種強烈好奇心的人,他的興趣通常都十分廣泛,並且都具備了細致的洞察力。
在營銷活動中,凡是有好奇心的人,在自己的工作中都發現了很多營銷的機遇。
在我的一次培訓課上,我認識了這樣一位營銷人員。他說當初打工時,由於沒有什麼工作經驗,隻能找了一份苦力活——送水。他要每天辛苦地奔波在住宅區、學校、書店以及網吧等各個送水點。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到住宅區送完水,回來時看見小區裏正在舉行什麼活動。可能由於天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就走過去看了看。
原來是中國學習卡在小區裏做宣傳活動,其實他對這個東西一點都不懂,隻是懷著好奇之心聽了聽,聽完宣傳人員的講解之後,他發現推廣這個東西好像很容易。
他在心裏便順著產品講解員的講述,細致地分析了一下:如果要是他自己來做應該怎麼入手呢?如何將自己身邊經常接觸的人抓住呢?如何發現身邊人的需求呢?如何將這些人的需求引導出來呢?
於是,在他以後送水時,因為好奇心的促使,他開始洞察身邊接觸的所有人。他不再單單做送水這樣的工作,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會在心裏想著這些人是否需要中國學習卡?他開始為以後的推廣打基礎。比如,他要是到私人家裏送水,就會和戶主聊上幾句,問問人家孩子多大了,上幾年級之類的家常話,其他的也不涉及。可能由於送水人員固定的緣故,客戶對這個送水工人都熟悉了,他才開始向這些人提到一點中國學習卡的內容。漸漸地,一些人聽得多了,都覺得很有道理,都想看看學習卡,希望能夠體驗一下網上學習的過程。部分人家沒有電腦,但都表示如果學習卡真的好,也願意為孩子配台電腦的意願。所以,他就在自己的客戶中挑了一家電腦公司,介紹給這些選擇中國學習卡的家庭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