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坡這個鐵杆漢奸一上任,一心要當好“攔路虎”。可是抗聯在陳翰章將軍的指揮下,極力避免與他衝突,不跟他交火。終於使日寇覺得劉東坡也不得力了。可是劉東坡卻千方百計取得日寇寵信,絞盡腦汁截擊抗聯。
陳翰章一看時機到了,就與任孝先配合,安排了一個巧妙的作戰計劃,消滅這隻“攔路虎”。
1939年初秋的一天,抗聯與滿軍2連在燒鍋屯前邊的大崴子打響戰鬥。任孝先立即派人分頭向劉東坡和日寇守備隊報告。劉東坡帶著騎兵團來到時,正好太陽下山,在北麵山腳用重炮轟擊抗聯。太陽落山不久,日寇守備隊趕到山南,事先埋伏好的抗聯戰士立即向日寇開火。山前山後的抗聯都往山頂撤退,滿軍從北坡往上攻,日寇從南坡往上攻。抗聯合兵1處在山頂居高臨下,打了兩個多鍾頭。抗聯一陣猛烈射擊後,便往東轉移。但槍聲卻越來越激烈,直到天快亮,劉東坡才發覺,滿軍打死不少日本守備隊士兵,深知闖禍不小,他扔下隊伍逃到日本關東軍那去保命。隨後,日寇守備隊打了份報告,遣散了這個“能攻善戰”的滿軍騎兵11團。從此,抗聯隊伍從敦化到寧安的抗日遊擊區暢通無阻。因此,當地百姓揚眉吐氣,還編起了順口溜:“漢奸鬼子休猖狂,出門小心碰上陳翰章。”
1940年,東北抗日聯軍進入最艱苦的時期。楊靖宇總司令及1方麵軍指揮曹亞範先後殉國。為了牽製敵人,陳翰章指揮部隊繼續在敦化、寧安一線戰鬥,讓日偽知道,東北的抗日烽火並沒有熄滅。4月,陳翰章腿部受傷,沒有消炎藥,傷口發炎化膿,他就用一根小木棍把布條捅進傷口裏,咬著牙來回拉動布條,清理爛肉和膿血,傷好後繼續戰鬥。同年10月,陳翰章和5軍2師政治部主任陶淨非會合,並決定由陶淨非帶領20餘名老弱人員進入小溝密營,其餘40多名戰士由陳翰章帶領繼續戰鬥。
12月8日早晨,他在灣溝村剛和戰士們用雪水煮了麥子吃,就被叛徒引來的敵人包圍。為掩護4名朝鮮族女戰士突圍,陳翰章與所部僅存的十幾名戰士與百倍之敵展開力量懸殊的生死決戰。在接連擊退日偽軍四、五次進攻之後,戰士們紛紛倒下,陳翰章孤身一人與敵人對峙。敵人喊話勸降,“死也不當亡國奴”!他一邊高聲回答,一邊繼續射擊。突然,他的右手和胸部都中彈負傷,撲倒在雪地上。不料他頑強地靠著一顆大鬆樹坐了起來,準備用左手射擊。敵人奪去他手中的槍,用短刀在臉上亂刺,剜出他的雙眼。陳翰章鮮血流盡,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倒在血泊中,英勇犧牲,年僅27歲。殘暴的敵人割下他的頭顱,裝入盛滿福爾馬林藥水的玻璃缸,送到偽滿首都新京(長春)邀功請賞。
1948年10月長春解放後,黨派人找到了陳翰章的遺首,安放在東北烈士紀念館,1955年安葬於哈爾濱烈士陵園。人民政府為了紀念陳翰章,將他的出生地命名為翰章鄉,當地中學命名為翰章中學,還在陳翰章墓地和市區建起多座紀念碑。
“鏡泊湖水清亮亮,
一棵青鬆立湖旁,
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漢,
看見青鬆
忘不了將軍陳翰章……”
直到今天,人們在鏡泊湖前遊玩時,耳邊依舊會響起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