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宇通如何遠航到Marcopolo的領土(2 / 3)

2005年4月,宇通與古巴簽訂了我國有史以來數量最大、價值最高的客車出口訂單。2005年,宇通出口客車2400多台,總額達1.5億美元,出口額位列國內客車出口企業首位。

2005年5月,宇通中標的400多輛北京奧運公交車的封閉環視骨架結構的技術就是博采眾家之長的一個範例。這種結構使車身和骨架達到了完美的結合,既降低了材料的浪費,又使排放達到了環保標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資源整合,提升品牌競爭力

宇通不打無準備之戰,國際客車市場比中國市場競爭更激烈。宇通做出了戰略的第二步,整合企業資源,提升品牌競爭力。支撐這一宣言內涵的,是宇通在企業運轉的各個係統中進行管理創新的成功探索。宇通的創新管理體係以技術為中心,以信息化為手段,同時注重品牌建設。

1.企業的信息化

宇通公司先後投入近4000萬元,發展信息技術,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道路。2003年,宇通啟用了SAP信息資源管理係統,建立了涵蓋設計、計劃、生產、後勤、供應、財務、成本控製、質量管理、銷售、售後服務等經營業務領域的信息化平台;與此同時,還建成了知識管理係統,公司80%的業務實現了辦公自動化,並實現了知識的沉澱和共享。現今,公司已基本消滅了信息孤島,實現了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統一,大大提升了企業競爭力。

2.知識產權意識

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中國企業經常受到知識產權的困擾。宇通的高層清醒地意識到知識產權對於一個企業,乃至對民族工業發展的重要性,從戰略高度開展自己的知識產權工作。他們建立了專業的專利工作人員隊伍,完善了專利管理製度,提出每開發一種新產品都要至少擁有一項專利,做到開發一種、保護一種。2003~2004年,宇通連續兩年被評為“河南省知識產權工作先進單位”。宇通擁有多項整車核心技術和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擁有近百項核心技術專利,已成為了國內真正擁有整車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客車企業。

3.海外市場服務體係

鑒於中國企業在海外服務的短缺,宇通大力加強海外市場服務體係建設,為了實現積極穩妥的海外服務,宇通計劃分三個階段來實現海外服務目標:①滿足現有車輛對服務的需求和市場開發階段;②全麵構建服務體係階段;③服務體係的職能延伸階段。

2005年8月份,宇通精心挑選並專業培訓過的20名海外服務人員已全部到位,這標誌著宇通海外市場服務體係建設的全麵啟動。這些海外服務人員,將被陸續派往北美、獨聯體、中東、北非、東南亞等地區或國家,主要工作是保證現有海外車輛對服務的需求,提供技術培訓支持和配件供給。這是宇通海外服務戰略的第一步。

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宇通客車根據自身企業實力和實踐經驗,立足於建立和完善宇通的海外銷售渠道,開發適應海外市場的產品,將價格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通過選拔、使用適應海外市場的技術和服務人才,建立海外售後服務體係,逐步構建海外售後服務網絡。

4.品牌的影響力

在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BL)及“世界經濟論壇”(WEF)共同組織評審發布的中國500家最具價值品牌企業排行榜中,宇通以66.19億元的品牌價值,排名第80位,居行業第一,顯示出了宇通品牌塑造的成功和強大的市場影響力。品牌影響力是企業競爭的有力武器,這次在世界品牌中的脫穎而出為宇通進軍全球客車市場做了進一步的宣傳。

宇通已經在許多核心技術與零部件技術方麵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憑借過硬的質量以及性價比優勢成功地打開了海外市場。在亞洲的金融中心香港,宇通客車來往穿梭在重要的街區和迪斯尼樂園,逐漸進入了香港公共交通係統。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宇通客車的品牌形象日益深入人心,隨著大型的備件庫和售後服務中心的建立,宇通客車在南美市場與全球知名客車品牌的競爭已開始。

案例:宇通的“國際之旅”

宇通客車獲得的一塊“金字招牌”——“進出口商品免驗證書”,結束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50多年來,汽車企業無緣“出口免驗”的曆史。

提起2006年8月獲得這個殊榮時的心情,鄭州宇通集團總裁湯玉祥仍然很興奮:“獲得國家‘出口免驗’,代表的是宇通客車過去的成績。宇通將以此為新契機,提升質量管理能力,保證每輛宇通客車實現‘零缺陷’,使宇通產品達到國際市場的要求。”

一塊招牌成了通行證,打開了宇通通往國際的大門。

一、遠大的夢想

宇通集團的前身是鄭州客車廠,1993年時,鄭州客車廠瀕臨虧損,年產值隻有6108萬元。而今天這個始建於1963年的集體企業,站在了世界客車行業的前列。如今,宇通是中國的驕傲,是中國客車業的第一品牌,可是宇通並沒有滿足。它想走得更遠,它懷抱著一個遠大的夢想:走向世界,成為世界客車業第一品牌。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這是湯玉祥做事的原則。

他表示,今後海外市場拓展目標是出口銷售收入占公司總銷售收入的1/3,並在2008年進入世界前10強。可以說,2005年的業績隻是宇通全球海外戰略的開始。

可是,建立怎樣的海外市場部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呢?這是所有客車企業麵臨的難題之一,攤子太大會形成浪費,機構太小又有失去市場機會的顧慮,而且人才緊缺,也沒有多少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僅憑熱情是遠遠不夠的。

顧慮是多餘的,宇通人對此早有準備。

二、謀定而後動,苦練“內力”

宇通總裁湯玉祥表示:“宇通要成為國際知名的客車品牌,要在國際市場上有所作為。”為了“在國際市場上有所作為”,宇通於2003年聘請國際知名谘詢公司——羅蘭·貝格對公司的發展戰略、治理結構、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產品規劃、營銷等進行全麵的重新設計。此舉使宇通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做到了“謀定而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