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的代表與北京負責奧運建設的官員在雅典頻頻接觸,是有目的的。“GE與北京奧組委及北京奧運會指揮辦公室的官員在那兒展開了交流活動,我們專門組織他們去參觀了我們給雅典奧運場館提供的電源和安保設備的使用情況。”GE(中國)有限公司業務發展總經理劉波說。而談到目的時,劉波微微笑道:“2003年時,GE覺得可以拓展一下與奧委會的關係。於是,我們爭取成為了2005~2012年奧林匹克的全球頂級合作夥伴(即TOP讚助商:The Olympic Partnership Programme)。
其實,有幸成為國際奧委會合作夥伴的並非GE一家,中國的聯想集團以及可口可樂、伊士曼·柯達、三星、麥當勞、鬆下、斯沃琪鍾表、Visa國際等11家著名企業都是國際奧委會的讚助商。
但是GE與眾不同,“GE是最大的多元化建設公司,也是奧委會最綜合的讚助商”,它向國際奧委會讚助的產品囊括15大類,包括能源發電係統、能源配電係統、家用電器、燈具和照明係統、安防設備和係統以及醫療影像和運輸等。這些產品都將用於北京奧運會的國家體育場、國家遊泳池、奧運會體育中心等30多個硬件項目的建設。
“過去10年,我們給奧運會提供過直接幫助,如今,我們和國際奧委會已成為一家,我們希望北京奧運會獲得成功。”
二、綠色創想助力奧運
GE作為奧運會的TOP讚助商,拿到了一份排他性的合同,在條款中所列舉的10多項讚助產品和服務中,享受著對競爭對手的限製,ABB、飛利浦、霍尼韋爾、西門子、日立都被定義為“競爭企業”。如果國際奧委會希望將奧林匹克的市場運營權授予這些企業,將首先與GE討論,並且向GE說明該授予不會直接阻礙或削弱已給予GE的奧運會市場運營權。GE獲得的這份排他性合同,讓它的“競爭企業”豔羨不已。但同時也讓人擔心,在排他性條款的庇佑下,GE是否會拿出最領先、最適宜的技術和產品來參與北京奧運?
2007年2月,GE與中信建設國華公司簽署了國家體育場“鳥巢”工程高低壓開關櫃采購及室內燈具采購合同,總金額達2650萬元。“這不是GE北京奧運項目中投資額最大的一個,卻是最有意義的一個,因為‘鳥巢’是最被關注的北京奧運會場館。”
根據合同,GE為“鳥巢”提供的照明係統,主要包括體育場館內部照明設施、體育館外部照明即建築物照明係統和專業的體育照明。
為了讓計劃書更具競爭力,在“鳥巢”項目招投標1年半以前,GE就雇用了一位專業的照明設計師,他曾經為雅典奧運會以及多個重大賽事提供過照明設計。
此外,“綠色奧運”的宗旨也讓環保技術成為GE提交方案的一個重頭戲。據悉,為了北京奧運,GE提出了三大創新突破:第一是城市的潔淨煤業務;第二是風能發電機技術;第三是水過濾係統,用先進的膜技術把廢水進行過濾回用。
目前,GE上述三個創想在部分北京奧運場館建設中已得到運用,比如奧運會中心地區的太陽宮熱電廠、奧運景觀水項目等。
三、“雙贏”的奧運
“Green is green。”這是在GE工作團隊當中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
“前麵的green代表著綠色環保技術,後麵是以綠色為主基調的美元鈔票,我們把它定義為金錢。”2006年5月,GE全球CEO傑夫·伊梅爾特在華啟動了這個“綠色創想”的全球發展戰略。接過傑克·韋爾奇的權力棒之後,伊梅爾特希望向世界傳遞“綠色可以盈利”的商業理念。
相關數據也顯示,GE在奧運項目的中標率為60%,流失了近40%的市場份額。GE則根據目前的中標概率和參與的北京奧運項目(11億美元的總量),宣告了5億元的奧運收益計劃。GE認為“獲得多少的回報並不是我們關注的焦點,GE把參與奧運讚助的階段當成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為這種經驗付出的代價,為日後GE拓展中國業務打下基礎”。
其實GE在奧運場館投標的過程中,已經逐步在形成了一個能為大型的賽事和文化體育活動提供整體服務的團隊。對GE而言,北京奧運會也提供了一個鍛煉隊伍的機會。GE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北京奧運會演練出來的團隊競爭力,能夠惠及GE日後在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新加坡工業園中的開發,以及大規模娛樂項目的開發。”
GE正在借助北京奧運會,撬動其全球綠色擴張計劃。
四、奧運情結
在GE的業務發展史上,多次與奧運賽事有過合作,在場館的建設方麵提供了產品和服務,這為GE成為奧委會合作夥伴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而這次GE品牌的重塑過程中,GE的奧運情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正如GE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傑夫·伊梅爾特所言:“如果有一樣東西能夠讓GE公司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相聯係,那就是我們追求最佳的共同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