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說與狼共舞,我想現在應該改一句話:能否做到在與狼共舞中實現共存共贏正逐漸成為衡量一個企業發展能力的標準。
——張瑞敏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企業麵臨著更多的壓力,國際企業的進入,似一把雙刃劍,帶來危機的同時,也帶來了合作的機遇。如今,企業之間的合作變得越來越普遍,合作已經成為了企業間實現優勢互補的手段。美國著名企業管理機構科爾尼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隻有47%的企業合作能夠實現真正的共贏。如何通過合作創造共贏?中電電氣是如何利用與施耐德的合作創造共贏、打造強勢國際品牌的?
一、全球經濟下的合作趨勢
如今,經濟發展已趨向一體化,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給中國企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在這種形勢下,市場競爭變得激烈,國際企業的進入也給了中國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機會。形勢逼人,經濟全球化下的合作趨勢愈演愈烈。
1.經濟發展的新環境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出台了一些經濟、法律政策,創造了一個新的市場環境,支持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中國企業可以參與國際競爭,享有WTO成員國的待遇,受到世界經濟法的保護,並且可以通過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製來保護自己,市場競爭越來越法製化、透明化。
2.發展的機遇
跨國企業的進入給中國企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沒有企業能完全具備競爭所需要的所有資源,而跨國企業帶來的先進技術、管理模式值得國內企業借鑒與學習。而跨國企業也需要通過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來開拓市場,了解本土市場國情。
3.發展的挑戰
由於產品單一,並存在技術局限,中國企業發展空間變得局限。綜觀整個經濟市場,價格戰遍地,企業利潤薄弱。在國際市場上,中國企業在分工中處於價值鏈的低端,仍然處於配角和打工者的地位。以製造加工業為例,實際上中國最主要的優勢目前僅僅是還算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中國的企業麵臨著從價值鏈低端向高端轉移的挑戰。
中國DVD企業每生產一台DVD就要向6C聯盟(由日立、鬆下等六大技術開發商組成)繳納13.8美元,向4C聯盟(由索尼、飛利浦等企業組成)繳納5美元,向湯姆遜繳納1~1.5美元的專利費。於是,中國碟機企業每生產一台DVD就要繳納22.3~22.5美元的專利費。如今,每台DVD繳納的專利費雖然減少到15美元左右,但是專利費還是占到了產品價格的一半左右。國外企業僅僅拿著一紙專利,不費一磚一瓦就可以通過技術壟斷來掌握行業話語權。
中國企業要突破發展局限,走向國際市場,就要好好把握這個機遇,調整戰略,把競爭對手變成你的幫手,以合作實現企業間的優勢互補謀求共同發展。合作競爭的方式能夠在更大範圍內整合資源,進一步擴大各方的品牌效應。化競爭為競合已經變成了一種趨勢,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新的方式,中國的企業發展即將邁向一個新的台階。
二、合作的最高境界“共贏”
作為國內變電器行業的領導者,中電電氣與國際巨頭施耐德的合作使中電電氣成功進軍國際市場,而施耐德也因為這次合作,深入了中國市場,為其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開辟了捷徑。中電電氣與施耐德的合作創造了共贏的局麵,共贏是合作的最高境界,而如何通過合作創造共贏,這是眾多企業所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