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紐交所的“重慶味道”(2 / 2)

做大西部

鄉村基創建於1996年,早年采取小規模單店經營方式,產品以西餐為主。1998年開始向中式快餐轉型,雖然生意火爆,但卻發展緩慢,截至2007年,其單店總數僅為九家。從2008年開始,鄉村基才正式走上迅速擴張之路。

對於消費者而言,中式快餐的代表就是諸如真功夫、永和豆漿、味千拉麵等等,而盤踞重慶的鄉村基一直默默無聞。此次上市使得鄉村基聞名全國,關於公司的報道開始出現在各大媒體,創始人李紅也開始頻頻曝光於聚光燈下,被提名於各類經濟人物評選。

在一片讚譽之聲中也不乏質疑聲。在鄉村基上市不久,曾有投行人士指出,冷靜看待鄉村基,餐飲行業是個高度競爭的傳統行業,利潤率低,主打低價產品的鄉村基在一線城市的競爭力幾乎為零。

“擴張是建立在公司根本的盈利能力之上的。鄉村基不是為開店而開店。”戎勝文認為不考慮股東利益而純粹為進入一線城市而開店既荒謬又愚蠢,“快餐擴張必須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從選址、采購、物流到配送都需要係統考慮,否則將陷入虧損的泥潭。”

依據規劃,未來幾年鄉村基將重點發展重慶、四川、陝西、貴州、雲南等西部諸省,重慶目前店麵已達到70家、成都將近50家,西安將成為下一個成都。圍繞重慶、成都、西安等省會城市,鄉村基將逐級向下滲透到市、縣級城市。“西南、西北有三四億人口,如果占領這塊市場做深做透已經不得了。另外這兩塊區域的投資回報率也高。”戎勝文對鄉村基的前景充滿信心。

事實上,坐擁西部的鄉村基的市場前景的確不可小覷。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上半年,其門店每天每間人流量達到1600人次。單店曆史最高接待顧客數量超過4000人,營業額也超過6萬。同時相比味千拉麵等其他企業,鄉村基在價格上占盡優勢。戎勝文表示,味千的人均消費在35元左右,真功夫為25~28元,但鄉村基的人均消費僅13~15元。因此,鄉村基的翻台率和回頭率都非常高。

其實無論是開店還是關店,鄉村基都是在係統考慮“策劃”好的。2010年11月30日,上海豫園店停止營業,此事引發諸多猜測。戎勝文對此解釋道,開店是以盈利為基礎的。“豫園店主要是為了迎接世博而開設的形象店,以世博期間的遊客為主,世博結束後人流減少,但每月還要支付10多萬元的租賃費,管理層在權衡利弊後最終決定閉店。豫園店是鄉村基主動關掉的第一家店。

在努力做大西部城市群市場的同時,鄉村基還把快餐送上了成渝、京渝、渝滬的動車專線。

黃金搭檔

戎勝文形容配合鄉村基上市時的中介機構團隊為“夢之隊”,“例如我們的主承銷是美林和瑞信,德勤負責審計,美國和中國律所是世達國際和競天公誠,這些機構在業內都久負盛名,能幫助我們在合規性上符合美國資本市場的嚴格要求。”對於中國企業接連在美國遭遇集體訴訟的現象,戎勝文表示鄉村基並不存在類似的擔心。

目前,戎勝文正忙於製作2010年財務報告、梳理內控流程,由於公司的財務總監和內控總監都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背景,使得他得以把精力更多地專注於資本市場和戰略層麵。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西弗吉尼亞大學的戎勝文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畢業後曾在Google、Siebel等美國著名高科技企業工作,如今自豪於在一家最傳統的“中國服務”公司實現CFO的價值。

“作為CFO,很榮幸見證了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家餐飲企業在美國上市的全過程。整個過程中公司內部管理和外部環境配合得十分完美。”作為參與到其中的一員,戎勝文充滿了成就感,“當然,上市僅僅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階段。作為首家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餐飲企業,無論是投資者關係還是市值管理,未來都將麵臨更多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