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生態鏈
可以這樣總結團購這種新型消費模式,它能在短期內帶來巨大客流,起到很好的宣傳推廣作用,特別適合那些有宣傳推廣需要,但支付不起高額廣告費的中小型服務企業。但如果團購網站毫無策略的、不顧一切導引顧客的話,留下的或許會是用戶漫長排隊所導致的對體驗的極度不滿和如潮惡評。例如某影院與多家團購網站合作,團購頻率過高,消費者無論何時去看都要排長隊,這樣的體驗也許不想再有下一次。並且這種方式也讓消費者習慣了低票價,在一定程度上也損害了商家的長期利益,畢竟大家已經習慣並默認了該影院團購的常態。
因此,哪些商家不適合團購或者適合在哪個時點進行團購促銷,如何平衡商家利益與消費者權益等,是值得眾多團購網站深入思考的問題。
要麼市場占有第一,要麼口碑第一。林寧堅信,服務業晟終還是口碑重要。F團堅持的價值觀是“放心”,包括讓用戶與商家都放心。銷售員要對他簽約的那個商家負責到底,同時也要學會拒絕,因為並不是每個商家都適合做團購。林寧強調,“任何商業都存在削峰填穀,這是非常重要的商業模式,跟時間有關,跟交易價格有關,對用戶來說得到的利益非常清晰,但是如果在峰值時,這種便宜也會帶來不好的用戶體驗。”F團會拒絕無接待能力、又想通過團購解決現金流的商家。此外林寧還談到,有時團購根本不是商家不想做好,而是他們不知道怎麼做好。“所以如何在團購前做一個好的培訓,在團購中期做好服務,例如預約電話打不通,我們也可嚐試幫助他們等等。團購這件事研究進去,涉及很多經濟學和消費者行為學知識。在未來,拚的還是細節。”
團購很具侵略性,因為是用價格杠杆引導銷量,在它不成熟的時候,肯定有不規範的地方。“我們敢於承諾放心團,就要為這個不規範的行業埋單。希望把這個生態係統建起來。隻有在做的過程中,哪個團隊能建立起生態係統,誰就能贏得市場。團購網站的價值是讓生態係統成功。”林寧補充道。
徐貴鵬也坦陳,在選品上是很辨證的。固然大品牌的優秀商家為大家所需,但商家本身不需要以這種方式吸引客流,對於大店,團購隻是錦上添花,並且他們也擔心品牌價值和價格體係被傷害。現階段他認為,有些同行在跑偏,在資本的推動下,過於追求規模的提升,但精力總是有限的。“我們不要一味的往前跑,更應該回過頭來看看後邊,注重內在服務品質。對於服務產業的態度,不應攫取而要給予。”在徐貴鵬看來,央視3·15曝光的團購行業弊端是必然經曆的陣痛,五花八門的從業人員快速聚集,而我們應該讓這種陣痛變得更短。“能夠幫助有潛力的中小型服務企業快速的成長、幫助中國的服務業提升品質,這就是團購作為價值營銷的力量。”
“剩”者為王
縱觀國內團購行業的領軍創業者,幾乎都是有過幾次或成功或失敗的創業經曆,這些對幫助他們在團購紅海裏少走彎路大有裨益。
吳波曾於1999年創建WebonTV門戶網站,該網站2000年成功並人美國某上市公司,此後創建的焦點網2003年11月成功並人搜狐公司,拉手網現在的團隊也是由一批擁有豐富經驗的吳波原有團隊成員組成的精英團隊。“上市隻是融資的一種方法,我們的關鍵是怎樣把拉手做大、做強,真正做成團購行業的海底撈,不能單純以利益為目的,要以用戶的滿意、開心為目的。”
在創建滿座網之前,馮曉海是國內著名汽車網站——愛卡汽車網的創始人之一,而愛卡汽車網起家的即是汽車服務的團購,後來以千萬美元的價格賣給TCNET。“滿座是比我創辦愛卡時更接近上市的機會,現在我對於創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要帶領整個公司共同體會到成功的幸福和市場的認可。”馮曉海透露,目前開始做B輪融資,並有Pre-IPO機構接觸。
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是典型的少年創業型人物:16歲留學新加坡,學習期間就鼓搗著創辦全球領先的在線遊戲平台Garena,26歲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MBA學位。陳歐認為,創業者最重要的是選對方向,“會經曆一段自我懷疑再到堅持的過程。”
在創辦F團之前,林寧還創辦了在視頻廣告業內有較高知名度的紫禁之巔及中國最大的生活消費視頻網站100度享樂網,後者的成功為F團的創辦和發展打下了比較堅實的基礎。
王興從“校內網”、“海內網”、“飯否”一直做到“美團”,創辦的網站一個接一個……
盡管他們彼此是競爭對手,但私底下大家都很熟悉,值得一提的是,在對美國團購巨頭Groupon進軍中國的態度上,這些本土的創業者表現出了集體一致的信心:不懼。
王興曾說過,“公司不是因為競爭對手而存在的”。馬雲也說過,“很多時候不要總是盯著競爭對手做什麼”。
徐貴鵬認為,“Groupon進來又怎樣呢?不過是多了一個玩家而已,一場比賽到底是10個選手還是15個選手並不重要,關鍵是自己的表現,取決於對關鍵環節的理解和執行是否到位。對團購而言,品質比速度和規模更重要。就像現在很多人都有微博,有人發的多,有人說的少,但隻要是你自己說的有價值、有道理,你總會擁有屬於自己的粉絲。大家沒必要盯著競爭對手求全責備,應該集中精力做好我們自己。中國是我們的主戰場,但隻是他們的分戰場。”
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薑皓天認為,與國外網絡團購市場不同的是,中國市場情況更複雜,城市更多、商戶更多,這也意味著消費者的選擇更多。網絡團購模式在中國需要適應性改造,結合本地特點進行變革才能做得更好。
李開複認為,中國最後可能會剩下10家團購網站,其中有幾家獨立的、大的團購網站,小的團購網站會優勝劣汰。好的團購網站是那些真正能夠理解團購模式的團隊,做的內容真的對用戶和商戶都有價值的。而著名天使投資人蔡文勝則認為,現階段中國的團購都是花錢培育市場,更注重產品體驗和團隊建設好的公司才能勝出。
對於這場紅海大戰的後勢,這些受訪者的看法也頗為一致:行業洗牌後,可能會剩下少數幾家寡頭的全國品牌,此外垂直領域將豎起壁壘,同時一些地域性的強勢品牌也會生存下來。團購業態最終會進化成一個多層次的生態係統,有獅子,也有鱷魚和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