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個優秀的企業,我們再回到基本點,回到客戶,回到員工,回到我們整個股東,在整個公司的治理過程中,我是堅信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我跟歐洲的,或者美國的整個流派,我不是今天這麼說,十年以來,假如說阿裏巴巴有一個原因我們活下來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我們堅持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不管任何時候。其實我們很多上市企業基本上在上市之前都是堅持的,因為客戶給我們錢,因為員工創造了價值,因為股東信任我們。但是上了市以後,往往會顛過來說股東第一,假如股東第一,你就會壓力變大,因為股東不了解你的企業,90%的股東不知道你在幹什麼,他們是從財務報表看你,你必須要知道你自己幹什麼。所以,所有的創業者必須上了市以後,自己仍是普普通通的創業者,堅信服務好你的客戶,堅信讓你的員工成長,堅信對你的股東尊重,我認為股東第三不是對股東看不起,而是在分配資源的過程中,把股東放在第三位,是對股東資源的決策。但是,對股東必須透明,隻要你透明,講實話,講清楚,我相信會得到,因為你做好了客戶,做好了員工,股東利益一定能得到保障。
大家都在想一個問題,21世紀什麼是優秀的企業?到底該怎麼做優秀的企業?這個問題也是讓我思考了很多年,我想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看法,為什麼互聯網發展得那麼快?為什麼互聯網企業發展得那麼快?我發現互聯網有非常有意思的品質:第一開放;第二分享;第三承擔責任;第四全球化。這四個基本的素質,使得互聯網迅速地發展。那麼今天假如你的企業在21世紀希望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成為一家成功的企業,你要問自己我夠開放嗎?我夠分享嗎?這分享不僅是員工內部的分享,跟員工財富的分享,跟競爭對手的分享,您是不是做得比別人好?你是不是願意承擔這個社會的責任、環境的責任、員工的責任,我們今天講“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我並不認為,我認為你的責任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會有多大。所以,你的責任心多大,才是關鍵。還有是全球視野,今天我並不認為中國要什麼民族企業走向世界,我們今天所有人要思考的是如何為這一代的人,這一代的企業家樹立起來,而不是說為中國的企業樹立形象,要為這一代人樹立形象我們才有可能。我沒有看見微軟說我要為美國企業,或者是穀歌說為美國企業,而是我們要為人類社會做出什麼的價值,我覺得隻有這樣的胸懷,你才有可能有一天成為為人類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公司。
另外一個,創業者第一天就知道我們是很辛苦的,我前一天在上海碰到一個企業家,他說我現在很辛苦,現在我公司上市了,我是錢越賺越多,人越來越痛苦,我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但是每天要KPI,要利潤、要審核、要上市,要各種各樣的東西,他說我痛苦,有錢了其實痛苦很多,那我覺得我們今天一定要問,我們做企業,做創業者,我們需要的是快樂,還是幸福感?我選擇的是幸福感。我自己覺得什麼是幸福感?幸福感是你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做企業跟做人一樣,我們一定要明白,我們想清楚這幾個問題,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願意放棄什麼?假如你什麼都要,什麼都希望得到,什麼都不願意放棄,你一定不會做到一個很好的企業。上一世紀我們中國的企業,全世界的企業是在社會中尋找機會作為一個企業發展的基地,而我認為21世紀不是在於尋找機會,而是解決社會問題,為自己創造機會到為別人創造機會,隻有這樣的企業你才能起來。
我們所有人都在想,我們成為世界500強企業,成為偉大的企業,但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是中國的企業積累財富速度非常之快,但是倒的速度也非常之快,我們跟別人的距離,不是在誰的正常速度上麵,而是我們的境界、心態、眼光、胸懷在這方麵有多大的距離。
我上個星期從芝加哥回來,我參加了全球大自然保護基金的董事會,我是中國唯一的董事,我是感慨萬千,我是非常善於開會的人,兩天下來開會我差點要吸氧,22個董事1/3是企業家,世界頂尖的企業家,1/3是頂尖的科學家,1/3是頂尖的社會學家,大家都是全美國、全世界飛過去。我沒有見過因為NGO組織開的董事會是那麼的認真,那麼的投入。我也參加過不少董事會,我也在一個國際公司的董事會上麵做董事,我自己覺得,中國在這方麵距離還是非常遙遠,做環保、做這些,隻有你真心去相信、去做的時候,你才能把這事情去做好。
所以,我覺得真正的企業做大,不僅僅說是利潤,而是你去關心邊上的人,關心你的員工,關心你的客戶,還要第一天問企業做大以後,以前我最了解的是客戶,今天我不了解客戶,因為我沒有時間了解客戶,那麼誰了解客戶呢?我的員工,我的同事。那麼如何讓你的員工成長,我相信沒有他們的成長,也不會有你公司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