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人為中心,提高施工現場員工的素質。
建築施工現場管理的規章製度的局限性導致了施工現場管理的複雜性和艱巨性。龐雜的施工現場,越來越短的工期,眾多的工種和崗位,以及不斷壓縮的管理層,使得在行政管理上不可能做到時時監督,處處檢查。因此,施工現場的根本就在於堅持以人為中心的科學管理,調動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責任感。
2.建立班組製,提高企業現場管理效率
班組的工作對象在現場,活動範圍也在現場,所以班組是企業現場管理的保證,加強現場管理的各項工作都要無一例外地通過班組來實施。班組是施工企業現場管理的承擔者。抓好班組建設就是抓住了現場管理的核心內容。因此,施工現場管理組織必須以班組為重點。
3.製定技術經濟指標,提高施工現場管理
效益企業的生命是成本與質量同時也是企業的效益。市場經濟下質優價廉的產品更有競爭力,而質優價廉的產品需要嚴格的現場管理來保證。因而產品質量與成本問題可以使企業再開拓新的市場,從而影響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和經濟效益。
(二)建築施工現場項目經理的技術管理
建築工程項目是技術管理控製重點:建築施工現場中的載體是項目。經濟合理和切實可行的技術,並且能解決施工難題的施工方法,以此保證工程質量、加快建設進度、降低施工成本。現場的技術管理應做好相應的本職工作,項目經理的經驗是否豐富是工程項目實現目標的關鍵因素。因此,需要建立靈活合理的組織機構,組建精幹高效的項目管理班子,讓項目經理和項目總工程師切實做到工作及時、認真、到位,保證技術管理體係的有效運行,進而保證工程質量的實現
(三)建築施工現場中材料的管理。
1.控製好材料的使用物資消耗是分項工程的重要工作,特別是不容易計算的鋼材、木材、砂料嚴格按定額供應,實行限額領料。嚴格管理材料領取、入庫出庫、投料、用料、補料、退料和廢料回收等環節上。對於材料操作消耗特別大的工序,由項目經理部直接承包。
2.項目經理的班組裏實行材料分包使用,獎罰分明的製度。
3.及時發現生產中超額用料和廢品率
實行特殊材料以舊換新,領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負責人提交領料原因。材料報廢須及時提交報廢原因。以上所提到的提交的各種申請及彙報材料無須大篇幅編寫,簡單說明原因即可,但必須提交,以便有據可循,作為以後獎懲的依據。
(四)施工現場建立有效的項目管理監督督機製。
1.建築施工隊伍建立競爭機製。自上而下廣泛實行競爭上崗製度,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具體表現如下。激發職工的學習熱情;促進企業不良作風的轉變,提高工作和辦事效率;提高廣大職工的勞動生產積極性,有效地促進施工生產。
2.建立激勵機製。從分配政策入手,將員工個人收入與施工產值、質量、安全、成本等指標掛鉤。
3.建立約束機製。為了嚴格執“法”,使各項規章製度切實發生效力,建立、健全各項獎懲製度。
4.建立監督機製。圍繞提高工程質量和企業經濟效益這一中心,切實建立有效的項目管理監督督機製。
參考文獻:
[1]趙琳,張建波.提高建築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方法及對策[J].山西建築, 2008,(14).